受璧山区文联邀请,我原本计划参加作家张鉴的新书《信仰照亮生命——伊莎白与兴隆场》分享会,但因临时公务安排,新书分享会抱憾未能参加。事后不久,重庆市作协的有关同志在一个偶然的场合,也向我推荐了该书。一次未遂的如期赴约,一番热情的点赞好评,让我隐约感受到了这本书的厚重分量。于是我在处理日常繁杂之余,挤出点滴空闲对该书进行了时断时续的阅读。
其实在阅读该书之前,我对伊莎白的生平和事迹知之甚少,与作者张鉴本人也素未谋面,对书籍的作者和文中的主人公处于“双盲”状态。这样的阅读虽然难免有些浅表化,但其好处也显而易见:阅读的过程不夹杂任何感情色彩,不携带任何心理包袱,避免在先入为主的状态对作品作出评判。尽管有以上种种认知阻碍和情感设防,当我的目光掠过全书的最后段落,手指轻轻合上书页封底的时候,内心还是为伊莎白知性的美丽而波动,为伊莎白高尚的人格而感佩,为伊莎白忘我的奉献而震撼。
认识一个人,通常从外表开始。张鉴在书中对伊莎白的描写,也是从肉眼可见的穿着形貌入手。为便于普通读者了解伊莎白,本书精选了伊莎白一生中不同时期的生活照片。我们可以看到,青年时的伊莎白风姿绰约,中年时的伊莎白端庄优雅,晚年时的伊莎白宁静慈祥,呈现出一位知识女性在不同年龄阶段的风采神韵。或许是同为知识女性的缘故,张鉴在书中毫不吝惜对伊莎白不同时期外在穿着形貌的溢美之词,时常把对伊莎白外在美的刻画倾注于纸面笔端,书写在字里行间。在书的第14页,青春靓丽的伊莎白初到璧山,“黯淡的人潮中浮现出一位外国女孩的漂亮面孔,如同一朵盛开的白莲花,清纯美丽,惊艳绝伦。”“女孩身穿白衬衣,黑短裙,外套一件米色风衣,脚穿一双黑色皮鞋,个子高挑,肤如白雪,金色长发如同阳光下的瀑布从头顶倾泻而下,一双深邃的蓝眼睛好似一泓光波闪动的湖水,写满自信和好奇。”在书的第332页,已入耄耋之年的伊莎白将兴隆场的资料全部无偿捐赠璧山,“出现在大家眼前的老人容光焕发,精神矍铄,皮肤白皙,一头银白色的短发依旧浓密。”内在的充盈赋予外在的明丽。在张鉴眼中,任凭时光流逝,岁月轮回,年华沉淀,穿越百年沧桑的“世纪美人”伊莎白依然眼神清澈,风姿犹存,光彩照人。
当然,张鉴在书中着墨更多的还是对伊莎白内在美的颂赞和褒扬。作为一名曾和伊莎白有过面对面交流、对伊莎白生平事迹有过全面梳理研究的重庆作家,张鉴对伊莎白美好精神世界的描摹尤为动情和深刻。救助童养媳、开办妇女识字班、兴办西医诊所、创建食盐合作社……全书若干章节的精彩片段,都展示着伊莎白内心的正直和坚韧、温暖和善良。可喜的是,张鉴没有止步于这些散碎的细节,而是从信仰的高度,对伊莎白“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思想动因追根溯源,从而让伊莎白散发出的精神美感走向高迈和深远。在书的第9页序言中,张鉴提纲挈领地写道:“她和丈夫大卫·柯鲁克与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以国际共产主义精神,将毕生心血都奉献给了中国这片土地。他们执着坚定于自己的选择,对中国共产党充满了炽热感情,无论受到何种打击和磨难,总是以宽广的胸怀和宽容的微笑面对人生。”在书的第329页,众望所归的伊莎白迎来获颁友谊勋章的高光时刻,张鉴此时的笔触也充满着喜悦和激动:“老人脸上的每一条皱纹,头上的每一根白发都在诠释着信仰的虔诚和追求的执着,理想是不灭的星辰,照亮了她的人生,点燃了她一心为中国奋斗的生命。”好看的皮囊与高洁的灵魂,在伊莎白身上达成了完美的统一。张鉴笔下伊莎白的大爱与大美,就是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彰显的信仰之美与崇高之美。
通读全书,让我久久难以忘怀的是封面上的一句话:“她在时光里静静闪耀”。细细回想,伊莎白一生虽也经历过战火硝烟和世事动荡,但她的性格却始终安静随和,豁达淡然,“百年人生,伊莎白早已练就一颗宠辱皆忘波澜不惊的心。外界再繁华喧嚣,丝毫不影响她沉稳如山的心。”不哗众取宠,不邀功争宠,不恃娇恃宠,成为伊莎白一生从始至终的人格写照。就像“一颗珍珠,在岁月里含香蕴秀,在寂寞里熔铸精华,漫长的生命越来越璀璨夺目。”伊莎白的美,不浓烈,不张扬,不矫揉,不造作,是悄然流淌的美,是清风拂面的美,是朴实怡然的美。心素如简,人淡如菊,伊莎白用她的百岁人生,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八个字诠释得淋漓尽致。
从豆蔻年华的青春少女到华发满头的慈祥奶奶,伊莎白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和中国人民,伊莎白生命达到的长度和高度,那些美丽与率真的洋溢,那些庄严和圣洁的升华,都已成为传奇,载入史册。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人如流星般转瞬即逝,不留下任何印痕;但也有些名字如亘古的恒星,闪耀在人类道德的苍穹,伊莎白属于后者。正如张鉴在书中所言:“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这样写道:‘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借用此话来评价伊莎白亦恰如其分。”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27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