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其他 > 正文

深入生活|许大立:唐家坡飞来领头雁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许大立    日  期:2024年1月22日     

  刚刚在梁平“唐家坡印象”的夯土农舍院坝里坐定,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炒米糖水荷包蛋就送到了我们面前。未及入口,有不寻常的土香味溢入鼻翼,味觉神经也就躁动起来。


  同行的梁平作家朱波波说,这是高梁山扈槽村的旧习,女婿上门拜见岳父母才能享受这种待遇。我刚想顺其话开个玩笑,他却改口说,贵客亦然,贵客亦然。把我挂在嘴边的玩笑挡了回去。


  陈丽丽是这里的熟客了。她拍了好多高梁山二环路的美景美帖在网络平台播放,诱惑我等,说此次来梁平不会是“老三篇”或者“三套车”了,保证让你看点新的,写点另类的。果然,一路上“必上梁山”“二环心语”等等新景点新设计次第展示,目不暇接。


  此时只见她一声呼喊“朱姐姐,客来了”,话音未落,从夯土房右屋里,即刻小跑出一位中年女子,口里不停地说着“欢迎欢迎”,釉红的苹果脸上堆砌着憨厚的笑。更让我惊奇的是,她操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流利且清脆,侃侃而谈,落落大方,有一种见过大世面的气度。


  陈丽丽介绍说,这位朱姐姐如今是返乡创业的名人了。她曾是北京一知名企业高管,主动辞职返回故里,六年多来历经艰辛,终于把“唐家坡印象”做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我暗喜,此人便是我的采访目标。于是直言不讳地对她说,你叫什么名字?你一定有故事,此行我就写你吧。她笑答,我叫朱丽娟,朱元璋的朱,美丽的丽,女口月娟。清澈的笑声响彻宽宽的坝子,一行人都被她吸引了过来。我说可以冒昧问一下你的芳龄吗?她稍稍愣了一下,立马笑答,40多了,出老,像50多。我立马接话,哪里,我看也就30多吧。围观的人都附和,对、对,年轻着呢!又是一坝子欢声笑语。


  和朱丽娟交流起来太愉快。她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有问必答,而且资料保存丰富,有视频,有文字,有录音。很快,一个活生生的人就在我的眼前立了起来:她十来岁上高中时便弃学去了北京,没有别的原因,山里苦,家里穷,她想改变命运。梁平在外人看来一马平川,富得流油,这高梁山区却是例外,海拔1200米左右,山峦起伏,交通不便,物产不能说不丰富,却因为山路崎岖没法送出去。一个地方贫或富,从它的民居可以大致看出端倪,这蟠龙镇扈槽村一带全是黄泥巴夯筑的土墙房,立马让我想到了自己当年插队的村庄。


  常有人说贫穷限制了一个人的想象,可却没有挡住朱丽娟青春的冲动。毕竟已经是互联网时代了。她拿定主意出去闯荡,而且选定去首都北京。为啥去北京不去深广?她一言以蔽之,因为从小向往北京。

  开初的日子太苦了,和所有北漂人一样,服务员售货员等等,但凡能赚钱糊口的工作朱丽娟都做过,直到有一天考入当年如日中天的一家大公司,她才走上了人生坦途。凭着勤奋和学习,凭着谦恭的心态,以及脸上永远的微笑,朱丽娟的进步可以和上世纪90年代的GDP比肩,迅速由营业员起步,成为主任、店长、总部呼叫中心客诉及服务质量监督主管等,直至总部督导检查部部长。


  “你真是个人才啊!既然在北京发展这么好,咋又忽然动了离职回乡之心?”作为曾经的记者,我职业病又犯了,单刀直入,直奔重点。


  几番询问之下,朱丽娟方吐心曲。原来,随着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引得她的身体出现诸多不适,且心情郁郁,渐渐感到难以承受,开始考虑今后的去留。恰恰这时,家乡老同学的几张图片一个视频勾起了她的乡愁。图片视频上是高梁山二环路上的美景,一条蜿蜒曲折的柏油路,赤橙黄绿濡染其间,黄泥巴农舍掩映阡陌之中,花开着,果红了,麦黄了……

如果说思考人生下一步只是萌动于心底的一粒种子,那么这些图片和视频就是催化种子发芽的阳光和雨水。就在那一刻,她决定了。故乡的风在召唤她,她要回去,她的青春热血给了北京,她的壮年和智慧要回馈故土。她递上了辞职报告,义无反顾,决绝而坚韧。


  有闺蜜跟她说,朱姐,你奋斗了20年,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就这样一走了之,值得吗?你的先生是北京人,你的孩子在上学,你舍得放弃这一切吗?你要想好啊!


  这正是笔者要询问的:你的家人理解吗?你的先生支持吗?你的孩子舍得吗?


  我感觉朱丽娟眼睛里有泪光闪烁,话音也变得温柔了:我先生的母亲是高级知识分子,特别特别理解我,非常尊重我的选择,还从各方面支持我鼓励我。我先生当然舍不得我走,可是我决心已定,绝不回头。我把在北京买的集资房卖了,用作“唐家坡印象”的启动资金,他一句话没说。我的儿子在上大学,每到假期,都会和他爸一起到这里看我。实际上,我作这个决定绝不是一时冲动,2016年我二舅去世,我回家奔丧,曾专程考察过二环路乡里乡外,做了调查和预案。你看看我们这里的风景人文,看看远山近水,真是一幅画呀,背靠高梁山峰,远眺蟠龙古镇,乃上天赐给的风水宝地啊!

  2017年,朱丽娟正式辞职返乡,在扈槽村流转了200多亩土地,主营果蔬种植和文旅民宿。她好学习,听新闻里说有块地撂荒多年而后种植,不施肥不打农药,听任庄稼自由生长,虽然产量低却生态环保,且食无虞。她效仿之。她说村民的土地弃耕多年,化肥农药基本降解,但是不施肥不可以。她就搞农家肥,把小时候的记忆收拾起来,人畜粪草木灰,土肥堆肥沤肥样样有。她农场生产的水果价格远高过市场价,却早早就被预订抢购一空。


  其实她也并非一帆风顺。


  从北京引进的良种桃树,专请北京专家栽种剪枝,长势良好。可有几年,北京专家来不了,只能由当地李树专家剪枝,哪知隔行如隔山,桃李不是一家人,剪枝技术大相径庭,结果是毁了桃树。此后她从网上、书上学习剪枝和管理,居然自学成才,如今已驾轻就熟,俨然土专家了。


  扈槽村地处深山,野兽出没,以野猪居首。每到收获季节,野猪就出来糟蹋水果和庄稼。它们可恶之处在于,吃桃子是毁灭性地吃,嘴够不到桃子,就直接把树枝掰断了吃。一个好的结果枝生长周期至少两年,加上培育期,掰断了就意味着这五年白干。于是,那些时日朱丽娟就夜半起身,敲着响器,高声吆喝,在野地里巡回往复。也不知这个弱女子哪来的勇气,野猪惹急了会伤人的。昔日巡查全国店面的大公司总部部长,如今巡查的竟是野猪毁林。我问她其时心境如何?她呵呵一笑说,各有各的乐趣嘛,我这一闹腾,它们都吓跑了,以为哪里来的森林大王呢。


  创业数年,朱丽娟投资数百万元,收入少少,亏损多多。但2023年全面向好,果树挂果,销售畅通。果园采摘与网络销售并举。除了果蔬,还有大米,他们采用生态种养的农产品尤受热捧。最让她宽慰的是,开始视其为“异类”的村民,已经把她当作乡村振兴的贴心人,有事找她,无事念她,大事小事咨询她,反正村里有事都会想着她。


  有意思的是,她很忙,一早和农工下地耕耘,有客来时亲自下厨烹饪,既是老板,又是员工和厨师。20年北京生活,已习惯北方饭食的她,如今学得了一手川菜好厨艺。她已经把自己融入了这片山水田畴之中。我说你这般辛苦,不累吗,图个啥哟?她说还能图个啥,图个高兴图个舒坦啊,你信不信,我以前那些烦人的病痛全都消失了!


  朱丽娟喜滋滋地告诉我,当下的扈槽村,有着中国传统村落、美丽宜居乡村、全国一村一品村(冷沙米)的闪亮头衔。她也因所创建的“唐家坡印象”等,被市农业农村委纳入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就此,她已成为全国乡村振兴战略中数以万计“头雁”中的一员,刚刚在市里集中学习培训归来。


  我祝贺她说,你真棒!你是昔日飞去北方的一只雏雁,如今羽翼丰满,已成头雁,飞回来报效乡梓,大展宏图,英雄有用武之地,正当其时啊!

作者简介


许大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新闻媒体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研究生学历,工商管理硕士,高级记者。已出版《琴痴》《原罪》《瑞丽的故事》《在春天里回望冬天》《美丽的飞翔》《此爱绵绵》《在我的城市上空飞翔》《烈日下爱在生长》等多部文学作品。曾荣获重庆文学奖、人民日报副刊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