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其他 > 正文

深入生活|古镇寻美—深入西沱古镇体验生活记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罗涌    日  期:2023年11月23日     

  西沱古镇是我的故乡,是我的父亲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从农村迁到城镇的第一个家,也是我苦读三年考上大学,改变人生轨迹的地方。1989年大学毕业后,我回到西沱中学母校教书,1991年才转行离开。1994年5月调入四川省西沱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筹备组工作,1996年初撤离。我闭着眼睛就能说出古镇上老居民、老房子、石梯子和黄葛树。然而,我却多年没有关注家乡之美和家乡之变,始终有一种“身在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的遗憾。书写西沱,赞美故乡,是一个游子积久心愿。


  2023年初,我得到石柱县农旅集团支持,周末到西沱,与景区职工一起生活工作,传播交流文化。这段时间,我萌生了以西沱为背景的创作计划。8月份,我有幸得到重庆作家协会定点深入生活资助项目,就把创作时间几乎都用到了西沱。为时一年,收获颇丰,也开始了小说《大回水》创作。我想把对家乡的热爱,倾注在这部小说里。


  一、走遍村社,了解镇情。


  西沱镇位于渝东石柱县北部方斗山下,长江南岸,与忠县石宝寨隔江相望,处于石柱、忠县、万州三区县交界处,辖6个村5个社区,共69个村(居)民小组,户籍人口3.02万人,常住人口4.35万人,为石柱第二大镇。


  西沱镇始建于秦汉,因江而起、因商而兴、因盐而盛,是巴盐古道陆路起点。如今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县内最大、功能最齐全的长江口岸,全市十大经济发达镇之一,也是渝东南唯一通江达海的深水良港。


  西沱古镇为全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获得巴渝新十二景、重庆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垂直于长江依山而建的云梯街最为独特,称为“通天街”,有“万里长江第一街”之美誉。


  在脱贫攻坚时期,西沱古镇景区得到保护维修,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境内有古镇云梯街、石槽溪、水磨溪旅游景点,全年接待游客100万余人次。


  西沱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致力于乡村振兴,着力推进场镇建设、古镇旅游、商贸物流、民生实事等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打造全县乃至全市的乡村振兴示范区,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力建设长江上游绿色经济强镇。


  二、走访老人,找寻历史。


  清朝乾隆年间编撰的《石砫厅志》记载,“(西沱)水陆贸易,烟火繁盛,俨然一沼邑(县)”。历史上看,这里是巴楚交汇地,“巴盐销楚”的重要口岸。


  西沱古镇处于巴盐古道和滨江两条文化带上,而且均担当“火车头”,引领时代潮流。因此文化积淀厚重。
在近代一百多年发展中,西沱古镇由石栓码头、木船社、长江轮船公司,演变为4A景区,发生了四次深刻历史变革。这四次华丽变身,犹如凰涅槃般,一次次破茧重生,向上向美。是长江上游贫困乡镇、小康乡镇、乡村振兴等山乡巨变的典范和缩影。


  为了把西沱古镇写好,我走访了原木船社、长江轮船公司副经理杜世荣(84岁)、会计江诗松(79岁)。采访了原教委主任兼第一职业中学校长刘中慧(中国十大女杰,70岁),原西沱区委副区长卢光荣(94岁),走访沿江社区支书谭红建、玉石村支书王朝尧,以及有“古镇守护者”之称的文艺爱好者彭家胜(背脚子表演队长)、李社华(背脚子演员)、黄晓林(济公演员),以及古镇居民若干。


  一次偶然机会,我与景区食堂女师傅周文珍(60岁)闲聊时,谈到西沱木船社,她回忆了小时候跟随父亲走船经历,还从家里拿出一大包东西给我看。里面的纸张已经发黄长虫,一股霉味散发出来。我就在食堂餐桌上,一份一份进行清理。包里躺着的,是他父亲、老船工周善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走船资料,有木船航行日记、工资报销表、职工调动函、水路货物运单、安全制度、船舶检验证书、家信等等,我如获至宝,真有“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激动,一下子获得了三四十年前原始的珍贵的历史记录,实属不易,无疑为创作提供了鲜活的历史素材。


  三、探究特质、发现最美。


  西沱古镇有其独特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生活在这里的古镇人也具有自身特质。


  一石成山,一梯成街,构成西沱古镇独有风格。几千公里的长江,唯有西沱古镇直立于江左之上,一条独街,伸展近三公里,像一架云梯,直搭山顶,称为“云梯街”和“通天街”。


  西沱也称西界沱,缘于长江流经这里,转了个湾,形成回水沱,如十月怀胎孕妇,肚大如箩,且属于“巴州之西界”,故得名。古镇兴起于何时,史书没有记载,三峡水库修建时,也进行过古墓迁移,发现了汉代遗址。


  云梯街的两旁,有两条溪沟,溪水飞流直下。中部平街处,云梯街转了个“7”字湾,溪流便在这里交汇,从一边流下。一条青龙,伴着两条水龙,把古镇衬托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而云梯街就建在两溪间的凸石上,如一道脊梁。


  古镇的形成,没有准确历史可考,应该是先有路后有街。长江贸易的兴盛,巴盐销楚和物资流通需要,从江边走出一条路来,然后凿石成梯,开石建房,慢慢有了居民,才最终有了这条街。随着商贸活动的频繁,街道就变成市场,成了川(渝)鄂边贸中心、交通要津、长江盐埠。在太平天国和抗日战争期间,淮盐无法流通,这里就变成“川盐济楚”国家战略承接地之一,重要转运站,四川盆地自贡、犍为等地盐巴,船运至西沱,再由人工背运至湖北来凤等地,最远的川盐,通过酉水河发到常德等两湖平原地区。


  正因为从四川盆地到两湖平原,穿越武陵山的盐大路,就经过西沱古镇,巴人后裔称这条路为“巴盐古道”。在抗战时期,川盐济楚战略为国家创税占财政收入的25%。有学者称为“北纬30°金丝带”。而背运盐巴的都是穷苦农民,运输工具为扁背和打杵,非常简单,背运一趟须半个月,背运一次的力资,仅够购买60斤米。背脚子、挑子客,就是为生活和生存而疲于奔命的人。


  我在小说《深山松涛》里,这么赞颂盐大路的背脚子:“用世界上最简陋的工具,背起了中国的苦难,走出了民族的希望。”


  古镇的创业史,就是一部抗争拼争史,一个“争”字渗透进了古镇人的骨髓。“凿石成路,破石扎根,踏石留痕”的“三石”创业创新精神,就是古镇人异乎寻常的“争”取幸福的密码。不争,在石板皮上就会站不住。这是西沱古镇人钢性的一面。


  在巴盐古道上,民族大融合、文化大碰撞,对西沱古镇也产生了深刻影响。“执着向前,勇于登攀”的背盐汉子,熔铸了石柱土家民族文化之魂,也在古镇码头留下“开放•包容•和善”的品质。这是西沱古镇人柔性的一面。
这都是我寻找到的西沱古镇和古镇人之美。


  四、开展讲座,传播文化。


  在西沱这段时间,我翻阅了《石砫厅志》《石柱县志》《西沱名镇志》,以及重庆出版社《千年古镇话西沱》(千年石柱文化丛书)等,结合走访调查所获,撰写《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西沱》课件,以“一条大河、一条大路、一道天街、一群汉子”,提炼总结西沱古镇历史文化,先后在西沱镇小学、西沱中学、西沱镇政府开展讲座。


  11月11日,我特别邀请重庆川江号子传唱人谢树老师,到西沱体验生活,挖掘创作西沱民歌《回水谣》。


  11月20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浦东分校48名师生到西沱中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受邀开设讲座,推介石柱土家族民间文化。


  五、沉心创作,奉献食粮。


  今年三月份我入住西沱,走遍西沱山山水水,参与古镇守护人自办的“古镇夜话”,撰写《西沱文旅十大名片》《新年走西沱》,制作课件,宣讲西沱文化。


  与此同时,我开始构思小说《大回水》。


  《大回水》主要讲述云梯镇石拴码头、木船社、长江轮船公司、4A旅游景区四次山乡巨变的轨迹,以及在历史变革中,古镇人丰富的精神世界。真实反映古镇人从站起来、强起来、富起来的轨迹密码。这是大的框架结构。


  我从2020年“乐山网红竹”入笔,引入古镇人物谭铁牛、杨脚板、黄端公、熊翘壳,以及景区管理处经理江回等,徐徐推开,通过年逾古稀全国十大女杰刘惠芹老师的回忆,徐徐推开古镇石栓码头、木船社、长江轮船公司和4A景区的四次变化发展。小说试图真实再现历史变迁中,古镇人的无奈、失望、挣扎、痛苦和奋起。


  小说通过刘惠芹的回忆,再现巴盐古道文化、滨江码头文化,呈现古镇人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不等不靠的可贵品质,讴歌古镇人战天斗地、绝不服输的凛然正气。


  小说《大回水》目前已经完成20万字的写作,预计在2024年上半年完稿。


  创作过程就是寻美的过程。只有不断探索,不断体验生活,静水深流,才能挖掘和写出西沱之美。为此我还须作不懈努力。


(作于2023年11月23日。作者罗涌,男,重庆市作协会员,现供职于石柱县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