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庆市江津区女作家刘云霞的长篇小说《石头沟》由西南师范大学正式出版。
该书以西南山区“石头沟”这一普通乡村为背景,以白薇、白龙姐弟的成长和境遇为典型,描写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生活轨迹,着重表现了家庭情感教育缺失、乡村基础教育落后、社会环境激变情况下留守儿童的身心状况。
主人翁“白薇”从小亲历丧母之痛,对祖母产生了强烈的情感依赖,父亲外出务工后,与弟弟一起成为留守儿童,期间与同学、老师、亲戚之间的情感关系通过许多典型的细节得以展现,在青春期特有的困惑中,她选择了就读师范学校,希望能够成为一个教师来反哺乡村,通过这种方式最终实践着精神自赎之路。而在同样的成长环境下,“白薇”的亲弟弟则像很多平凡少年一样,很早就辍学南下务工,结婚生子,却因为社会上一点小矛盾意外身故,留下孤儿寡母,给身边的家庭成员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和缺憾。
小说的主要情节和情感表达基本是通过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得来的。作为作者化身的白薇经历多重角色的转变,从留守儿童到失亲少女,从孙女、女儿和姐姐,到那个准备用一生来反哺故乡的小学老师,她用自己的故事代孩子们发出的声音,超出了普通平凡的现实所能掩埋的心灵力量的限度,动人心魄。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缺陷,对人生命运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甚至对其中很大部分人来说,是永远无法逃脱的噩梦,而这样的噩梦往往会破坏性地塑造你的精神面貌,并迫使你消耗掉余生全部的精力和勇气来救赎。但这部作品被创作的目标并不仅仅只是为了一舒“心中块垒”,而是想要把这种身处噩梦之中的感受(那往往是儿童和少年无法表达或不被倾听的感受)描述出来,把这种支撑她从噩梦中走出来的精神救赎的力量和勇气传达给更多的人。
作者自述,希望通过这些普遍发生在广袤乡村中的细小故事,“探索隐藏在乡村故事里的……矛盾而现实的人性,呼吁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乡村教育,关注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孩子心灵。让那些远离孩子的父母,让只注重纸面成绩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能从这些文字中更细微地了解他们的生存境况,能倾听到一丝他们从心底里发出的呼喊,听到他们在孤寂的黑夜里那无声的啜泣,从而为这些孩子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的成长环境!”
我们仍然处于一个剧烈变革的时代。与时代风尚、繁华都市相对的,是传统而凋敝的农村,在改革开放的经济浪潮中,在有史以来最庞大的以年为单位的移民潮汐中,诞生了数不尽的留守儿童,如此规模的人群,他们与父母间歇性隔离的成长历程即便是放到整个人类历史中来考察,也是极为独特的,更遑论近50年来中国的城乡发展状况、公众价值观之剧烈变化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冲击。他们像江边的韧草年复一年被贫困和孤独的水位线所侵蚀,也像是悬崖上的松苗在城市与乡村、未来与传统、世界和家园的落差空间里自由生长。可以认为,这是近几十年来我国最为重大的族群心理现象之一。
作者想要通过作品来探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基层教育状况以及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灵成长,很明显,这一主题与当前社会民众公共心理和农村基层现状关系如此之大,绝非一般作者所能胜任,它需要丰沛的心力、敏锐的情感、高尚的志愿和切身的经历。作者多舛的童年、敏感的心灵和长达近30年的一线小学教师经历,使她满足了最基础的条件,靠着数年的勤勉思索和艰难写作,才有了这样一部作品。
我倾向于将它归之于自传体的小说,但《石头沟》或许更像是一部长篇的纪实散文。很难用我们当前流行的文学标准来“正确”评价,但该书实在是作者心血和情感所凝就,读之每每令人泪目,它着力想要表达的主题是如此重要,它所刻画的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糟糕的心理状况是如此普遍而令人心忧,同样关注这一问题的优秀作品又是如此稀少,因此我想要撇开无用的技巧和范式,直接剥露作品的母题,让这部作品的价值在一个更高的标准下,获得更少虚夸却更有分量的评价。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有着坚定的教育理想,在基础教育领域耕耘多年的人民教师。这部作品是一位当代优秀教师对几十年来乡村教育困境的深刻反思。她对自身痛苦蜕变中细微心理的深入剖析,不仅构成了一代人的心灵成长史,更是代那至今仍生活于我国数百万个乡村里无数留守儿童发出的令人心悸的呼喊。作品对儿童成长环境、心理方面的细节展现和塑造异常丰富,尤其是行文情真意切,这对想要表达的主题来说,构成了最重要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