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学专题 > 民族复兴专栏 > 正文

百年荣光|糜建国:穿着“红舞鞋”的张孃孃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糜建国    日  期:2021年8月26日      


张祥英说她一辈子都在创业。明年就要步入古稀之年的她,依然不言退休,就像穿着“红舞鞋”,停不下来的节奏。

1972年,刚满20岁的张祥英经人介绍,嫁给了一位师范校毕业的老师。那个年代,半工半农,是最幸福的组合。她满以为自己嫁进了一个金窝窝,没想到,婆家条件更差。

排行老大的丈夫有3个妹妹、两个弟弟,年龄偏小;而且,婆母患有哮喘病,做不得重活。常言道,长兄当父、长嫂当母,丈夫常年在外教书,家庭的重担自然就落在了张祥英身上。

婆家所在的白市驿镇田地少,粮食不够吃,而且弟妹上学要钱,婆母抓药要钱,一大家人的开支,怎么办呢?

娘家虽然也穷,但土地多一些,种洋芋、苞谷和红苕三大坨。还种了不少茶,茶叶拿去卖,多少可以贴补点家用。

于是,张祥英也从娘家背茶叶到白市驿去卖。

那个时候,从巴南石龙镇到白市驿,按照张祥英的话说,两头雾。

凌晨三四点起床,背上头天晚上弄好的一背篼茶叶,走路到接龙去坐车。

从张祥英娘家的石龙镇柏树村到接龙镇,有近70里路,背着茶叶的张祥英,不敢多歇气,也要走4个多小时。从接龙镇到土桥,一天只有3班车,必须踩住点,否则就错过了。到了土桥,走路到李家沱河边,坐船过河;到了杨家坪,再坐车到小龙坎,下车后走路到石碾盘,从石碾盘坐车到白市驿;在白市驿下车后,还要走十多里路……等累得鼻塌嘴歪回到家,天已经黑尽了。

除了背茶叶,有时还要背鸡鸭、鸡蛋去卖。

这一背,差不多就是10年,张祥英的肩上、背上,都磨出了厚厚的老茧。

后来,看见村里有人把自家水田田坎垒高、加固,关起水来养鱼苗,张祥英也跟着学。但她很快发现,养鱼苗的人太多了,赚不了钱。再后来,看见别人养大鱼赚钱,她又开始养大鱼。由于没有充氧设备,也没有技术,有次因天气闷热,她眼睁睁看着活蹦乱跳的鱼大面积死掉。

背茶叶的日子苦,但还能几元几元地挣,可这池塘的鱼,说死就死了。蹲在田坎边,张祥英狠狠地哭了一场。但哭有什么用呢,哭不活死了的鱼啊。

泪水哭干的张祥英不甘心。

1998年,张祥英东挪西借凑足了款,承包了歌乐山凉风垭口一个碎石厂。一年后,白市驿镇划归九龙坡区,定位为重庆的后花园,涉及环境污染的碎石厂全部关闭。

不过,又一个机会降临:成渝高速准备开建。

已过而立之年的张祥英,当起了老板,承包高速路上的一些堡坎、涵洞来做。当时,几百公里的成渝线上,没有一个女老板。张祥英对承包的项目严格把关,一切按标准来做,严禁工人偷工减料。

后来,重庆市交通局道路施工处搞了一个评比活动,张祥英还获得了标兵,施工处给了5000元奖励。

提及此事,张祥英至今都很兴奋。拿到5000元钱那天,张祥英请工人和父老乡亲们吃了一顿。

张祥英名声在外,很多建设单位都主动找到她。

承包成渝高速项目,让张祥英完成了资金的原始积累,她本可以见好就收。但一次回娘家,得知村里茶山要承包出来,又让她改变了想法。

“一座荒山,承包来干啥子嘛?挣钱恁个辛苦,你也是40多岁的人了,还折腾啥嘛!”母亲听张祥英说了想法,不无忧虑。

村里人听说张祥英回来了,都来看望她。

结果呢,他们都是来找张祥英帮忙的。

原来,很多年轻人都想出去打工挣钱,但他们又没有门路。想到张祥英是大老板,就想托她在外面找些活路,哪怕一个月只挣一两百元,也比种庄稼强。

想起自己背茶叶卖的艰辛,想起乡亲们满含期待的双眼,那晚,睡在母亲身边的张祥英失眠了。

虽然自己富了,但乡亲们需要拉一把啊。如果把村里的茶山承包下来,搞一个农场,乡亲们就近打工,一方面挣了钱,一方面还照顾了家头,多好啊。

第二天,张祥英一大早起床,找到了村里,说要参加投标。

没想到,中了。

最初,张祥英以为投资两百万就够了。没想到,投资茶场成了一个无底洞,从前期的开荒、修路,到修厂房、购买设备办厂,张祥英举步维艰,几次濒临绝境,拿她的话说,叫九死一生。

但建成后的茶场一直不见起色。

“那时上山的路没硬化,周边杂草丛生,荒凉得很,愁得我头发都白了好多。”本来,张祥英引进了400亩绣球花到茶厂,想尝一尝农旅融合的甜头。谁知,却被周边糟糕的环境阻碍了致富路。

转机发生在2019年,这一年,村里进行环境美化,第二年投资200万把进出茶厂的道路硬化了。

致富的路通了。如今,漫山的茶树,随着山势,蜿蜒起伏,一片青绿。

茶叶车间里,一百多名工人,全部来自周围的乡村。张祥英茶厂生产的“四面茗香”“小茗春早”“一品爽”“三马驰”等品牌茶叶,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出石龙,飞出重庆,也飞出了中国。

1952年出生的张祥英,明年就满70岁了。

“你看她们,都舍不得张孃孃退休呢!”张祥英指了指旁边嘻嘻哈哈包茶叶的姑娘们。

是的,偌大一片茶山,需要她;乡亲们,也离不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