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学专题 > 乡村振兴专栏 > 正文

脱贫攻坚专栏|张文龙: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记长寿区红岩村工作队副书记、副队长汪建的扶贫之路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张文龙    日  期:2020年12月11日      

 

“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大罗山下/长寿湖畔/这里有我可爱的家乡,红岩/勤劳耕读家风淳/渔舟唱晚歌声扬/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这是长寿区双龙镇红岩村驻村副书记、工作队副队长汪建为红岩村写的村歌,由战友殷猛谱曲后,在红岩村首届联欢会上演出获得成功!

红岩村是长寿区十大贫困村之一,位于长寿区双龙镇腹地,人多地少,基础设施落后,农房破败不堪,连一个像样的村委会办公地点都没有……

 

    捧着一颗心来

 

2018年810日,汪建走马上任红岩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

他坚信“只有心怀群众,带着情感真正走进群众中去,老百姓才会把你当成自己人,就没有什么事情干不成。”

他坚信滴水穿石的朴素真理。

驻村开始,汪建和村干部一道,深入全村1500户家庭,调研摸底。进农家门、听农家言、干农家活、想农家事、解农家难、助农家富,处处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为每户贫困户建档,详细记录了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家庭收入、发展愿望等,做到因类因人施策。他在部队学的军事地形学,这时派上了用场。他与队员黄健、杨长金一起,绘制了红岩村的地形图,以便更好地摸清底情,开展扶贫工作。

看着“扶贫作战图”上一个个贫困户被抹去,这张图又被当地村民称为“红岩村致富图”。

他,欣慰地笑了。笑得像个小孩。

然而,从贫困到脱贫,从扶贫到致富,又岂是一蹴而就的呢?

刚到村上就适逢中秋佳节,工作队与村委组织了对全村贫困群体走访慰问。走访过程中,汪建发现每到一户贫困户,都是在叫苦叫穷,仿佛对脱贫致富没有信心。特别是红岩村八组贫困户张开忠,他的态度更是让人吃惊。

张开忠因病致贫,“帕金森症”一直折磨着他,不仅丧失了劳动力,还需要有人照顾。汪建和村干部们一起到他家走访,他红着脸对村干部说“你们又来了,怎么空起手就来了,能解决什么问题吗?”

原来,饱受疾病折磨的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废人。尽管村上为他申请了“特病”和困难补助,同时推荐他家属舒淑芳在公益性岗位就业……遗憾的是,今年初,张开忠过世了。

但是,张开忠这句话,却深深地扎痛了干部们的心,也引发了汪建的思考:“红岩村到底穷在哪里?病根在哪里?

他发现,绝大多数贫困户是“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安于现状,等靠要成为他们的心理惯性。    

2020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牵动着每一位国人的心,更牵动着汪建的心:“红岩村那些老人和贫困户,他们的生产生活怎么办?”

疫情成为命令。他向双龙镇党委书记张光勇主动请缨,放弃休假,以党员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红岩村的新冠病毒防控工作。从2020年大年初一开始,在他的带动下,驻村工作队其他成员都自觉回到村上一同开展抗疫工作,至2月9日被镇领导强制撤离。岂料 ,211日,汪建又悄悄地回到村上,与村、组干部一起值守交通卡口、检查居家隔离情况,为村民买送生活物资。村民都笑汪建是“撵都撵不走的书记!”

“自觉做到少串门,串门也串自家门,钻在家里别出门,不让病毒蹿进门。”汪建和“战友们”自编的抗疫顺口溜,让红岩村民记忆犹新。

“血脐”是红岩村部分村民的主要收入。因疫情影响,村里“血脐”整体滞销。于是,工作队和村干部一起,联系了多家收购商来挨家挨户收购,并同村民一起搬运。收购商们看到这一幕,十分感慨地说,“我们走南闯北几十年,没想到干部会为老百姓干活。”  

红岩村六组村民罗全木,由于年老行动不便,家人不在家,因此,屋顶漏雨也无法修整。汪建知道后,主动上门了解情况,当即答应解决。时隔三天,汪建处理完公务,就赶到罗全木老人家。他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借来木梯子就爬上屋顶,量好尺寸,与请来的盖瓦匠一起,将屋顶盖好,让罗全木老人分外感动。这以后,罗全木老人逢人便夸:“狗日的汪建,那个才叫符信实(地方语。守承诺的意思)。老子的房子漏雨,他说来给老子盖好,硬是来盖好了不漏雨了。这样的干部比自己的幺儿还有孝心。”

像这样的小事,发生在红岩村,发生在汪建身上,发生在队友之间,多得不胜枚举!

 

“上房盖瓦”开始

 

从汪建替农民“上房盖瓦”,我们似乎重新回到“女娲补天”的神话世界,也深知老百姓太苦,老百姓需要一片完整的蓝天。比如罗全木老人,屋漏了,就需要有人给他补上;比如村里的其他老人,散种的果树无人修枝,长势不佳;比如村里老人的院坝长期无人打扫,长期与儿孙天各一方……比如贫困户陈素英、易长荣长期缺乏经济来源;比如贫困学生游娟的帮扶教育问题……再比如,因残致贫的邓小琴……

这些面孔,时刻萦绕在脑海,让他想起自己小时候挨饿的情景,想起父母勤扒苦做,挣钱供自己读书、成人、立业……这些记忆,已经深植于脑海,以至于成为他对弱势群体帮扶的核心动力。

邓小琴是村上的典型贫困户,她的人生故事一波三折,她的创业经历更是催人上进。

年轻时的邓小琴漂亮、能干,与丈夫张云平婚后不久,就到福建打工,帮别人养猪。由于勤学肯干,他们居然成了公司的技术骨干,月工资也从400元增加到3000元。

1999年,邓小琴夫妇回到老家,利用几年打工收入修建了120平方米的两楼一底小洋楼。邓小琴性格要强,看不顺眼的事情要说,为此,夫妻俩没有少吵架,同年,与张云平离了婚。

在红岩村6组风坡嘴的养殖场找到邓小琴,她面带笑容,掰着脚边走边招呼我们。通过汪建和吴书记介绍得知,她于2000年返回福建打工,突发脑溢血,做了颅内手术后,左侧身体完全没有知觉。这只红岩村骄傲的凤凰,因命运无情折断了翅膀,她成了二级残疾人。

那一刻,邓小琴的天塌陷了。她几度轻生,终被丈夫拉回。原来,丈夫张云平没有放弃她,重新返回到邓小琴身边伺候她。亲情的呵护让她从病榻上重新站了起来。

汪建带领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主动找上邓小琴,了解情况,为她制定脱贫致富方案。同时,组织精干力量为她跑环保、国土、交通、林业、畜牧等部门,还帮助她跑贷款,争取政策扶持,协调90多户土地流转……终于,在红岩村6组风坡嘴,帮助她重新建起了占地规模30亩的长寿区楚国农业有限公司。曾经的一片荒芜地,如今生机重现。邓小琴说,猪场建成后,生猪存栏将达到1500头,一年可出栏3000头商品猪,母猪存栏达到100头,一年的直接经济效益将达到100万元。

若说亲情帮助邓小琴站直了身体,那么,国家脱贫攻坚政策和扶贫干部无异于给她撑起了一片天,是她重拾生活与创业信心的生天。

如今,邓小琴由昔日的贫困户,成功摘掉贫困帽子,成了村里的养猪大户。邓小琴被评为了双龙镇养殖能手、女强人、致富带头人。

   

从一颗果蔬捡起

 

世事贵在坚持,莫因善小而不为!做一事善一事,若干小事必成大功。

工作队进驻红岩村不久,便与村民们渐渐熟悉了起来,村民都认为汪建这个城里来的小伙子还真不错。

有一天早上,村办公室来了一群村民围着村干部们吵闹。细听,才知道是土地流转户讨要土地租金的事。

汪建同村干部一道,与村民谈心,耐心细致地介绍村上的产业规划,并承诺解决租金问题,为村里引进农业企业,还保证解决村民就地务工。终于,村民们被汪建的热情与诚恳打动,带着期盼纷纷散去。

红岩村幅员面积6.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84亩,人均耕地1.21亩,粮油、柑橘、蔬菜等产量充足。汪建与村支两委一起商议,决定充分整合利用红岩村现有资源、区财政项目资金、村集体产业培育资金、村农民土地和村劳动力投入,以合作社为载体,形成合股联营利益联结机制,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促进村级集体经济转型。汪建说,这样既盘活土地资源、解决了拖欠土地租金、空壳村等问题,又可以促进公司与合作社融合发展,村集体、合作社、农民共同受益。村支部书记吴世明和村主任余平,都认为这个方向好,一致赞同。

说干就干!

红岩村先后成立了三个基层合作社,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寒来暑往,春华秋实,红岩村变了。从空中俯瞰,一垄垄蔬菜整齐划一,一排排果树开花结果,如同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如同春暖花开的幸福之河,流淌在红岩村,铺卷在双龙大地上。

三个基层合作社中,面积最大的要数泓炎无公害蔬菜种植合作社,成立于2019年128日,种植面积有697.6亩。村民以土地入股成为股东,不仅可以享受土地年底固定分红,还可以到蔬菜基地务工挣钱。

“这是我们村的‘三变’改革试点项目。”红岩村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兼副书记汪建说,入社农户250户(其中贫困户20人),解决60余人(其中贫困户10人)就业,1000余人受益。

“基地严格按照无公害标准种植不同品类应季蔬菜,销售给区内各蔬菜批发商以及区内各学校食堂。日产各类蔬菜一万斤左右,日产值可达万元。”蔬菜基地负责人介绍。

另一个以种植为主的家庭农场——红潘种植家庭农场,也干得风生水起。场主是返乡创业青年李贵红夫妇,他们尝到了创业的甜头,之前月收入过万,相对稳定的生活对夫妻俩再无吸引力。

红潘种植家庭农场共63亩,蔬菜大棚23个。年产辣椒50吨、豇豆3吨、丝瓜3吨、白菜10吨和玉米5吨,年产值超14万余元。为40余名贫困群众提供工作岗位,其中建卡贫困户5人,月收入1700余元。  

“我是土生土长的红岩村人,父母年岁越来越大,回乡创业既能照顾父母,又能为家乡建设出份力。”李贵红夫妇于20199月抱着20万现金回到红岩村,想在家乡大干一番。

李贵红说,“要不是有建哥(汪建)和吴书记(原村委书记)他们从中协调,我怕是连地都租不到。”他说,要协调60多户村民的土地流转,这个过程可谓曲折复杂。为了提高产能,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为农场申请到5万元的帮扶资金,用于购买拖拉机及其他生产用具。今年还为他申请到20万元的帮扶资金,用于修建蔬菜大棚,扩大规模种植。他由衷感谢红岩村的工作队和村干部,“农场建成投产,从品种到技术再到销售,他们帮着规划,咨询,联系销售,从不漏过一个环节。特别是建哥,还想方设法为我们做宣传,开微店等。”  

大家所熟知的红岩大米是红岩村农产品品牌,生产农户仅余平和张田中两户,每年电话订购的人多,供不应求。身为红岩村综治专干的张田中,征得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支持,为打响品牌,由他指导7户农户开展种植,达到标准后集中收购。

依靠养殖业脱贫的张银轩也在其中,他说,“国家帮扶我们,政策扶持我们,但脱贫还是要靠自己!”

民以食为天,这是古今颠扑不破的真理。红岩村工作队及村支两委一班人,从民生着手,从蔬菜到大米,从果树种植到养殖业,走出了一条“红岩特色”品牌之路。

  

 

从村规民约做起

 

扶贫,既要扶产、扶志,还得扶智、扶心!

孟子有云:“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遵循古训,汪建深刻地意识到民心可贵。现在红岩村产业发挥了带贫致富的作用,那么,接下来就得从移风易俗、村规民约做起,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收拾民心,重塑村民的文化自信。

为此,他思谋很久,才会同村支两委人员,取得一致意见后,开始着手制定《红岩村村规民约》。那么,用何种形式制定《红岩村村规民约》呢?

他突然想到小时候读过的国学《三字经》,何不采用三字经的形式,注入当代人的一些文化元素,道德规范和乡村振兴内容,写一部三字经式的村规民约呢?他被自己这个创意激动着,仿佛写作的欲望被调动起来,全身的细胞活跃起来。于是,他紧敲键盘,一篇《红岩村村规民约》瞬间完成。

“真善美、讲文明、传家宝、树新风;重法制、强治安、促和谐、建秩序; 邻里间、讲团结、重情谊、如兄妹;村集体、谋发展、抓产业、勇创新……”朗朗上口的《红岩村村规民约》,传遍红岩村,大人小孩都耳熟能详。

《红岩村村规民约》制定好了,村民争相传颂,在不同场合,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宣讲。

汪建又别出心裁,设计红岩村村徽,谱写《红岩村村歌》。从历史文化入手,不断挖掘红岩村特色资源,打造红岩村红色文化品牌,彰显红岩村人民“勤、贤、孝、寿”的红岩村精神,提升村民的“精、气、神”。

先后开辟和建成红色主题宣传板报、红色宣传走廊、小广场文化、走廊文化等文化阵地。持续开展“五个一”宣讲活动,组织流动放映队,开展文艺下乡下村,每年扶贫日组织文艺汇演。评选出周功贤,张祖荣、廖国康等一批乡贤、孝星,张开玉等1590岁以上的寿星;村里孝星廖国康被区里评为十大孝星。表彰了张银轩、邓小琴、石绍英等一批种养殖和致富能手。还启动了“人才兴村”活动,组织本土人才、村内企业、家庭农场主、致富带头人等80余人次,参加电商培训。

今年国庆节,红岩村举办了首届红岩村田间大舞台文艺演出,村民自编自演的一台节目别开生面,汪建创作的《红岩村村歌》作为本台演出的压轴节目,获得无数掌声。一场寄予着浓浓的乡愁,寄托着红岩村主人的豪情,彰显着红岩村精神的文化之歌,在红岩村唱响。

 

“最后一公里”筑起

 

打通最后一公里——一个致命的话题,一个社会性的记忆,一个历史发展的必然。

打通最后一公里——可以让人们昂首阔步,可能让人知难而退,或者知耻而后勇。

打通最后一公里——可以改善全村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村容村貌必将焕然一新,是红岩村的“诗与远方”。

一公里,其实是一个圆点。

汪建突然想到当年行路难,修路难。

近三年来,红岩村红岩村累计新建、扩建水泥路6.38公里,覆盖到17个湾组。推进村级相关道路的升级改造,修复后,路面将由3.5米扩宽至5米,并在路旁新建排水沟渠。

特别是今年5月,红岩村“最后一公里”公路得以开工,让汪建倍感高兴。这条路段设计总长近800米,总投资72万元,路宽5米,是灯塔片区与老红岩片区间的一条纽带,建成投用后将打通附近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屏障。这个“最后一公里”,曾因少数村民的阻扰而停工,一直是村支两委的“心病”,也是久拖未决的红岩村问题。自从工作队进驻红岩村后,多次深入调研,耐心做工作,终于打通了这“最后一公里”!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仿佛心头石头落地那么轻松愉快。

“最后一公里”即将竣工,这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人心的“最后一公里”还存在吗?农民感情中的“最后一公里”还有吗?我与红岩村还有“最后一公里”吗?

汪建喜欢黄昏散步,喜欢每日写点感想或者小品,但他更喜欢散步之后,回到办公室独坐,梳理一天的工作。他认为,明天的事情必须提前考虑,明天的明天仿佛赶趟式地向他逆行而来……

在路上,经常可见公益性岗位人员正在责任区打扫,有的还带上家人一起劳动。

树荫下,总有三五成群的人在纳凉,斗斗小地主。邻里的知心话讲不完。

夜幕下,男女老少一群人围坐在村委会小广场,观看村上播放的电影《举起手来》,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今夜月色好美!

他不禁想起家中的妻儿。但是,这里的一切似乎都在告诉他:生活是甜蜜的!一切那么有条不紊地开展,一切都那么和谐与温暖。

 

不带半根草去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汪建,接近不惑之年,17年的部队生活和智慧,烙印在他的身上,发挥在扶贫路上。

自从2009年,他被重庆警备区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至2019年他又被长寿区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自始至终,他都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为群众和集体的事,他冲锋在前,全然不顾个人得失,体现了一位优秀军人的本色,优秀共产党员的风骨。

800多个日日夜夜,他亲眼见证了红岩村由贫变富的整个过程,他甚至认为是这里的一方水土养育了他,他爱这里的一草一木。

到处绿树成荫,公路两旁安装了路灯,农民吃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天燃气,用上了无害化厕所,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花园式小洋楼、别墅隐约在果林之间,俨然世外桃源。

泓炎基地内,几个农户正在生产车间清洗今天刚刚定下的蔬菜,明天一早就要送到各学校,摆上学生们的餐桌。

李贵红驱车送菜到批发市场,见到汪建,他的问候也很特别:“我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我只有不停的努力,让跟着我干的贫困户才不会返贫”。说完,忙着送菜去了……

这一夜,汪建思忖良久,落笔写道:“如果我是青草,我愿扎根薄土,承受清风;如果我是百花,我愿形影山岗,蝴蝶共舞;如果我是尘土,我愿轻吻大地,润泽草木;如果我是浮萍,我愿仰望星空,只待飞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