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亿(中国) > 时政新闻 >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发言摘登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本站    日  期:2020年11月20日      

来源:文艺报 | 

11月5日至6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艺术报社、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承办的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指导推动文艺事业和文联工作创新发展。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作主旨讲话。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董耀鹏,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夏潮,以及中国文联机关各部门、各文艺家协会、各直属单位负责人,中国文联所属媒体负责人,以及来自文艺研究、创作、评论、传播等各个领域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会议期间,董学文、邓长青、张千一、王一川、葛学斌、王杰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意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等作主旨发言。与会人员还分组围绕会议主题,结合文艺理论研究、文艺创作实践和文联工作实际,开展深入学习研讨。

现摘要刊登几位专家学者主旨发言,以飨读者。

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

董学文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中华民族走向全面复兴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构建和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有机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当代中国文艺实践结合的最新产物。它的产生是有时代条件的,积累了文艺多方面的检验,摸清了文艺活动的规律。它坚持用唯物论和辩证法观察和解决文艺问题,因之成为了新时代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各个论点都是从现实需求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关切与期盼中催生和提炼出来的,它的大量论述都充满了探讨和破解文艺难题的“问题意识”。“矛盾与问题”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紧紧抓住的“牛鼻子”。这些论述不仅创造出许多新的理论话语,而且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勾勒出一个新的发展纲要,搭建出一个逻辑严密、特色鲜明的框架结构,也是其能体系性地创新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一条汹涌奔腾的长河,每个时期都有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家思想汇入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所具有的理论穿透性和指导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学理性和通俗性,在近百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进程中的确是不多见的。它已经产生和正在产生的理论能量,极大地改变着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格局和面貌;它所呈现和正在呈现的精神魅力,已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推向一个生机勃勃的阶段。

在这一论述系统中,几乎涉及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和创作问题的所有要素与层面。尤其是它把这一切都放到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大势中来审视,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语境中来阐发,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系列问题,这就使有关社会主义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职责和使命、目标和任务、原则和要求以及文艺创作该“做什么”与“如何做”的论述,有了新的意涵,大面积地实现了经验性“名称”向规定性“概念”的升华与转化。如果我们将这些论述中各个概念和观点的“网结”组织起来,透过具体论述,那么就能看到一个相对完整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形态的雏形与轮廓。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主要特征有:一是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造性地落实到文艺的各个层面,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扩大到文艺工作和文艺创作的各个环节,从而使许多文艺课题有了新时代的新鲜感;二是实现了文艺理论从概念演绎到现实逻辑的研究范式的转型,实现了文艺理论从引进依赖到主体自信的认知模式的转变,从而将文艺理论研究从长期陷于西方学说的泥淖和迷信中摆脱出来;三是厘清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传统、中国智慧、中国贡献对文艺理论的价值,从理念到规则、从路径到方案、从顶层设计到实施办法,全方位地提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新范本。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总结了中外社会主义文艺运动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精辟地规划和指明了现实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路径,这在马克思主义文论史上具有突出的意义。

面对各种文艺思潮、文艺现象、文艺批评中存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通过提“几点希望”的方式,揭示出如何实现“人民的文艺”的办法和途径。习近平总书记主张艺术理想要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要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要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作品,为人民昭示更美好的未来,为民族描绘更辉煌的明天。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文艺性质的判断,对实现发展“人民的文艺”举措的拟定,这恰是他给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宝库增添的新的东西。

只要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一切想着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文艺事业、文艺工作、文艺批评就有了切实的抓手和规范,就有了成熟的思路和见解,就能破解各式各样的难题,就增强了攀登文艺高峰的勇气和信心。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经历几十年风雨磨洗总结和提炼出来的最为宝贵的经验。

(作者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以精品服务人民

邓长青

湖北省文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群众需求同提高群众素养结合起来,牢牢把握“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两创”原则,并落实到文联工作的方方面面,引导湖北广大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主要做法有:通过理论研讨统一思想认识,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性文艺本质观的深刻内涵,探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方法、路径。通过专题培训提高思想认识,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在全省文艺界走心走深走实。通过主题活动强化思想认识,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定理想信念,恪守职业精神,筑牢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湖北省文联组织、引导广大文艺家真诚、彻底、持久地投身到人民群众中、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发现创作主题、捕捉创新灵感、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创作了大量精品力作,赢得荆楚人民的喜爱。一是组织“绿色长江”主题创作,二是组织“脱贫攻坚”主题创作,三是组织“歌颂英雄”主题创作,四是组织“以艺战疫”主题创作。我们还通过聚焦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武汉军运会等重大时间节点,引导文艺家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创作推出一批优秀作品,引起良好社会反响。

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文艺实践,湖北省文联不断深化对新形势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工作特点和规律的认识:一、党的坚强领导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做好文联工作的有力保障。只有始终坚持党的正确领导,遵循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才能把握文艺的正确发展方向。二、文化自信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做好文联工作的内在要求。文艺工作、文联工作只有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才能找到自己或者作品激励人民大众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三、出作品、出人才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做好文联工作的重要标志。对于地方文联组织而言,抓住做好人的工作这个核心任务,引导和帮助他们创作生产出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地方特色和个人风格的优秀文艺精品,并在这个过程中着力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从而培养一大批忠于人民、德艺双馨、具有艺术创造力的文艺家,才能真正完成党和政府交给文联组织“团结凝聚广大文艺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的职责和使命。

(作者系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当代中国文艺评论的功用

王一川

对文艺评论的任务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十六字方针:“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这就为文艺评论规定了四方面任务:一是引导文艺创作的风向标,二是创作精品佳作的助推器,三是提高公众审美素养的帮手,四是导引时代审美文化风尚的地图。文艺评论的主要任务是在当代社会普通公众参与的公共文化平台上,面对普通公众去阐释和评价具体的艺术品及其相关现象的公共价值,这种艺术公共性建构,使得文艺评论的内涵与现代性学科制度中文艺批评、文学批评、艺术批评或美学批评的内涵之间,出现微妙而重要的区别,这种区别或分离,恰是当代中国文艺评论所具有的与学术分科话语圈不尽相同的特殊内涵之所在。

从属性上看,文艺评论虽然属于一个行业,但应当同时有着跨界别、跨行业、跨门类和跨学科的开放和共生品格。不妨把文艺评论所具有的这种跨界别、跨行业、跨门类和跨学科等属性统称为跨性品格。这样的具备跨性品格的文艺评论行业是同时有其长处和短处的。其长处在于,似乎可以不受任何单一界别、行业、门类或学科的限制而开放地生长。但其短处也如影随行地接踵而至:由于没有稳定的界别、行业、门类或学科,其从业者难免缺乏归属感。

由于具备跨性品格,文艺评论在当代中国文化艺术行业中可以产生一种制度性意义,这就是使有时难免彼此分离或疏远的相关文艺界别、文艺行业、艺术门类和文艺学科话语圈之间围绕艺术品这个中心而实现沟通。文艺评论可以将它们之间的既不同又相通的异通性关系重新联系起来作综合的评论。文艺评论据此沟通功能可以在当代中国起到促进艺术公共领域构建的作用。当代中国艺术公共领域是指横跨于种种与艺术相关联而又彼此不同的若干界别、行业、学科或话语圈之间的冲突、交汇与调节地带。在这个开放而活跃的地带上,若干不同界别、行业、学科或话语圈之间,会不约而同地围绕艺术品或艺术现象这个中心点,寻找到公共性话题,并由此展开错综复杂的异通性对话。尽管艺术的审美特性和社会影响力一再遭受质疑,但与其他诸多事物相比,艺术品凭借其富于感性地再现社会生活体验的卓越能力,还是一种尤其能够唤起人与人之间的共通感的话题领域之一。电视剧、电影、网络小说、网络剧、流行歌曲、舞剧等可以在社会中迅速唤醒公众的广泛认知或共鸣,而这是其他许多事物所无法做到或替代的。

总之,文艺评论是一个具备跨性品格的文化艺术行业,可以起到沟通当代中国文学艺术圈、文化艺术传媒经济圈、文艺学科话语圈和公共社会话语圈等不同话语圈的作用,从而处在当代中国艺术公共领域建构的核心地带。说到文艺评论的作用,我想到的是,文艺评论再重要,也主要是为文艺创作服务,确切点说,是要在优秀艺术品与社会公众之间架设起桥梁,同时还在劣质艺术品与社会公众之间竖立起警示牌,从而为艺术佳作的深入人心起到辅助的或促进的作用。鲁迅说过:“伟大也要有人懂”。真正有价值的文艺评论应当成功地让伟大艺术品开放其伟大,成为观众自己的灵魂伴侣。简言之,文艺评论运用理性的语言,将艺术品中蕴藏的宽阔而深厚的社会历史内容和余味悠长的文化价值蕴藉阐发出来,接续到已有的艺术史成就链条中,使之成为我们的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再通过艺术教育和美育方式而传诸后世,从而能够为艺术发展、文化建设、文明传承等起到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文艺创作必须把握人民需求

张千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音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广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为广大音乐工作者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搭建起多元化、多层次的履职平台。

一、始终坚持服务大局和服务人民高度统一的创作宗旨。中国音协近年来组织千余名知名音乐家和基层音乐工作者、新兴音乐群体优秀代表深入生活,行程数万公里,推出百余部讴歌新时代、反映新时代新变化新气象的优秀原创作品,举办了十余场采风创作成果展演,出版了数十种原创音乐作品专辑。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音乐界积极行动,倾情创作展示了《坚信爱会赢》《武汉伢》等一批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原创公益歌曲,凝聚起众志成城抗疫情的强大力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仅在中国音协各类主题实践活动中得到切实践行,而且在各类创作人才培训班上得到了有效引导,并取得了显著成果。近些年涌现出来的《不忘初心》《走在小康路上》《信仰》《小村微信群》《土豆花儿开》等优秀歌曲,就出自中国音协全国优秀青年词曲作家高级研修班的学员之手。

二、始终坚持生活体验和群众检验高度统一的创作途径。为展示采风创作成果,以精品奉献人民,中国音协先后举办了“格桑花开新时代”“歌从草原来”“同心曲”等演唱会。作为这几次采风创作活动的参与者和这几项活动的艺术总监,我深刻感受到,将采风创作成果及时有效地回馈人民群众、接受人民群众的检验,不仅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也是新作品通过演出不断打磨与完善的必要之路。

三、始终坚持思想引领和艺术创新高度统一的创作标准。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音乐创作者必须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创作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音乐是人类相通的语言,不分国界、不分地域、不分民族,只要能够走心入情,再加上符合时代潮流的表现形式,就能够流传。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文艺家,呼唤伟大的文艺作品。当前,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拥有更为充足的文化自信、更加坚实的发展基础、更为优良的创作条件,可谓正逢其时,大有可为。我们要始终秉持崇高的职业操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高昂的热情、强烈的使命担当,服务人民生产生活的伟大实践,抒写人民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描绘新时代的精神图谱,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的文艺高峰。

(作者系中国音协副主席、一级作曲)

全面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实践

葛学斌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社会主义先进文艺的核心要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根本宗旨和价值追求。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创作实践要体现人民性。人民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新时代的文艺创作,必须深入人民,扎根人民,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必须以艺术家的才干和专业素养来表达人民的喜怒哀乐,实现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培根铸魂的文艺价值。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创作实践要体现时代性。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的要求,我们要不断强化新时代文艺作品的有效供给,创作生产更多健康向上、品质优良的文化产品,确保精品不仅要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还要肩负起推动实现从批判性向建设性创作的转换,实现从迎合性、娱乐性的文艺消费倾向向引领性、创造性文化铸魂功能转换的重任。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创作实践要体现创造性。一方面,文艺要表达的人民生产生活具有强烈创造性,另一方面,艺术家要通过有意义的文艺创造实践,生产出引领时代、服务人民、为大众鼓与呼的文艺精品。新时代的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高昂和自信姿态,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创作实践要体现世界性。新时代的文艺工作既要对标世界舞台,创作出能够走向世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艺精品,也要吸纳借鉴世界优秀文艺成果,共同为世界文艺繁荣发展注入力量。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新时代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的文艺”主基调,坚持“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创作道路。

一要让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文艺工作者心中扎根。编剧申捷为创作电视剧《鸡毛飞上天》,先后8次深入义乌,采访200多位生活原型,形成几十万字的创作笔记,历时三年、数易其稿。当然,不止于编剧,主创团队、出品方都要铭记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二要让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成为文艺工作者的创作自觉。电视剧《外交风云》以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故事为内容,编剧马继红写了60万字的读书笔记,提出用全新的视角、当下的思维重新审视这段历史,努力追求“海纳百川”的人民胸襟、“大江奔流”的人民气魄。三要让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实践成果经得起人民的检验。浙产电视剧《在远方》聚焦快递行业的兴起,电影《春天的马拉松》反映乡村振兴的鲜活实践,从这些荧屏“视窗”可以看到浙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四要让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贯穿文艺创作全过程。浙江近年连续组织实施“百年追梦”美术创作精品工程,开始是围绕1840年到1949年百年历史的回望,接着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第三次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今年又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党百年主题。从最初重视作品的评审,到重视全过程的把握,既充分尊重艺术家的创造性,又充分发挥思想把关的作用,形成了团队协同、集体打造文艺精品的机制。

(作者系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

阐发文艺繁荣发展的中国经验

王 杰

文学艺术由于它自身的特性,在新的时代,在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通过审美革命的形式,创造性地发展出了新的情感结构,以艺术的形式表征出“最现代的思想”,从而培养出新的共同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美学和文艺理论的任务,就是通过对艺术审美形式与社会关系的分析,说明这种新的情感结构的存在方式及其文化意义。优秀的理论研究为文艺政策的制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艺政策是引导文艺发展、指导文艺实践、推动文化繁荣的重要手段。在新时代,当代中国文艺政策无疑是重要理论课题。一部当代中国文艺政策史也是一部社会主义文艺发展史。只有把文艺政策与不同社会现实、文化语境的历史关系梳理清楚,我们对于当代文艺政策、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的理解才能更加准确。对于文艺政策调整和变迁过程的历史研究,有助于解释当代中国文学艺术创作和社会生活的丰富联系。这就要求文艺政策研究建立在对当代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深入阐释基础上,建立在对文艺制度、审美机制、文化习俗、审美趣味的系统研究基础上,既阐释清楚文艺政策在文艺发展中的作用,也阐释清楚文学艺术的当代性和它们在今天社会生活中的独特魅力。

丰富而多元的艺术现象,特别是具有强大精神力量的当代艺术作品,使审美经验通过有效缝合个体经验而获得审美经验完整性的机率大幅度提高。现代审美人类学已经证明,审美经验获得完整性的机制存在于人的物质性身体之中,存在于人的社会实践和审美活动中。人类文明的进程,特别是工业化文明的进程,将人的经验的完整性分割开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来临,人与自然的关系、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单向度的个体与人的丰富潜能之间的关系都在发生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对于这种变化,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出分析和阐释,从美的角度,这就是当代美学所提出的问题:如何通过艺术和审美的方式改变世界的问题。在“娱乐至死”成为一种流行性文化病态的时代,文学艺术本身也存在着普遍性的异化,在形式层面和符号层面的审美以及在直接的生活欲望和直接需要层面的审美,成为流行性的文化现象,对这种现象应该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理论创新。令人高兴的是,在当代社会充满着冲突的文化环境下,当代文学艺术实践证明:通过审美经验的方式可以获得当代社会的真实性和真理性,通过审美活动可以重建审美形式与社会生活内容的联系,使文学艺术和审美成为改造主体以及改造社会的重要力量。

在当代社会,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形成和建构起了全新的审美关系,在这种新的审美关系的基础上,当代文化还孕育和发展起了一套复杂而有效的新的审美制度,在这种新的审美制度的基础上,一种全新的、表征出“最现代的思想”的文化还在不断地形成和成长。以当代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为基础,当代文学艺术以其鲜明而突出的政治价值和信仰价值而凸显出其重要性。这是自延安时期以来,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中国现象和中国经验。对这种现象的理论阐释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要任务。

(作者系浙江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