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没有被禁锢的城,只有全力抗“疫”的心!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战斗中,为打赢防疫攻坚战,重庆本土作家们以笔为枪,用文学作品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传递真情,投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战“疫”日记
文/李毓瑜
在这次抗疫阻击战的大旗下,“逆行者”“后勤者”“留守者”,都是大爱无疆的英雄。
一、老男孩的“将心比心”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的朱大伟是药剂科的一名共产党员,去年12月底,从部队转业来院。在这次疫情中,作为一名党员,刚脱下军装的药剂人员,他以战斗的军人姿态,投入了这场抗疫阻击战。
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本色不变,在医院需要更多的人员,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集中医学观察人员服务时,他没讲任何条件,接到安排,立即参加培训,培训完成立即上岗,连给家属商量的时间都没有。
军人本色不变,军人永远冲锋在前。
每天他穿好工作服, 戴上帽子、口罩、手套,将一日三餐准备得妥妥贴贴,来到留观室门前,轻轻地两声敲门,提醒房间内的人员,佩戴好口罩开门取食。但有时候,还是有人忘记佩戴口罩就开门的人。曾有人建议,直接将餐食放在房间门口,让他们自己去取,他拒绝了。
“现在是他们神精最敏感和脆弱的时候,如果我们再不多给予他们一些温暖,那他们留观的这些日子将会多难。把他们当作亲人,将心比心,给他们一个微笑,增强他们的免疫力,是件好事。”
这就是我们骨科人,在疫情面前展现的仁心与大爱。
二、老主任的情怀
储奇门院区门诊主任杨春元,分管院区门诊日常工作、渝中区医护人员入职体检及中医门诊工作,疫情来临,他忙而有序地运转他这台并不年轻的身体,回到家,还要做妻子杨筱蓉的安慰工作。
杨主任的儿子杨骏是重庆日报的一名记者,正月初二出征抗疫第一线。“使命担当 扶危度厄,”以一个党报记者的担当奔赴湖北。
儿子临行前夜,妈的眼湿润了,杨春元则笑着说:“保重身体,写好稿子,宣传正能量,我们报上见。”
杨骏笑了,“放心。”
儿子走的当天,杨春元与妻子没有前去送行,他说:“爱在心头,不流于形式。”采访联线杨主任时,得知杨骏记者已从孝感前往武汉。儿子的一步一行都牵动着妈的心。她想给儿子打电话,想给儿子寄点吃的东西,杨春元说:“疫情当前,大局为重,不要打电话,不要寄东西,不要让他分心,影响他的工作。”
“三个不要,我们报上见。”老主任的情怀,让人动容。
妈想儿子了,就拿出手机看儿子当天出征,戴着口罩,转身挥手告别的套红报道照片。那是儿子在向她招手,那是儿子在向她告别。
“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在这场抗疫战中,杨筱蓉是母亲,又是妻子。这两个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都在前方,都在抗疫第一线,她也不能落后,做好丈夫的后勤保障工作,全家总动员,打好疫情这一仗。
现在杨筱蓉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每天上网把儿子在前方写回的文字报道下载,发在自己的几个群和朋友圈,“宣传正能量”,她欢喜地说。
三、冲在一线的“前哨战士”
1 月28日,渝中区成立了以重庆中医骨科医院为主要力量的疑似病例专业运转队,转运队伍备配三台车,9名驾驶员,12名医护人员,三班倒、全天候,全方位待命。主要负责转运确诊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
转运队医护组由各个病区、各个科室的骨干成员组成,科主任共产党员彭正刚带头参加一线运输,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转运工作是守卫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一道红线,任务繁重、艰巨、充满危险。为了等待患者一个抽血检验结果,尤其是深夜,为了安全,转运组的医护人员、驾驶员,必须在车外的寒风呼啸中等待一个小时,二个小时。
脚尖冷得生痛,口罩戴在脸上好像一层薄薄的纸。陪伴他们的只有空寂的马路,沉沉黑夜中的几颗星子。白天有时刚刚才吃上一口方便面,病人来了。病人就是军情,就是命令,转运人员犹如战场上的战士,放下方便面,饿着肚子,分秒必争,开车出发。
转运队成立之初,各方面物资紧缺,没有防护衣,就用一次性雨衣、外科手术服代替,没有防护帽,就用浴帽代替。尽管如此,在这场与疫情的赛跑中,转运组的医护人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担心传染家人,转运组的医护人员不敢回家,吃住行24小时在外,坚守疫情第一线。做到了召之即来,来之必战,战之必胜。
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拼搏精神,与生命之神博弈,与病毒抢时间,奔走在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轻轨站、各定点救治医院之间。迎难而上,星夜兼程,无畏地接诊发热待查患者,转运危重病人,是特殊时期的“救火队。”
在采写这个小文时,转运组陆续转运病人、物资共94车次,其中转运货物2车次,转运确诊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92车次。
转运组用他们朴实的行动,肩负使命,冲在一线。
向他们致敬。
向我们的骨科人致敬。
上期精彩回顾》》》
战“疫”有我 重庆作家在行动(二十六)庞国翔 :保安黄哈哈的“抗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