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7年11月国民政府移驻,到1946年5月还都南京,重庆作了整整八年的陪都,开始时称为战时首都。在这八年里,重庆畅开胸怀,迎来了几十万沦陷区的逃难同胞,抗住了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为前线提供了大量的枪支弹药军用物资,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坚强堡垒,这中间不知蕴含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虽然早在那八年里,就有了巴金的《寒夜》、茅盾的《腐蚀》,但他们毕竟是“外来人”,抗战胜利后立即离开了重庆。而且,这两部小说的主人公也是外来人,其身份、性格、生活以及相关的故事似乎也浮于重庆人之上。一晃眼,那一段如火如荼的历史就过去了七八十年,却少有文学作品来展现。对重庆人来说,特别是对重庆的作家们来说,肯定是一大遗憾了。
重庆作家中,王雨在题材方面可谓是拾漏补缺的高手。他的《填四川》《开埠》已经填补了重庆的两大历史事件的文学之“白”。作为移民三部曲之三的《碑》,又为我们填补了陪都抗战历史画卷之“白”。我不知外地人读此书的感受,作为地道的重庆人,读此书真可谓是一种享受。
此书读起来相当亲切。其他不说,书中故事发生的地方,诸如临江门、十八梯、都邮街之类就在我们身边。那老街老巷,被王雨的一支笔描绘出来,让读者能够有身临其境之感。小说的主要人物又全是重庆人,言谈举止,甚至思维方式都是“重庆的”,也让重庆人感到真实而亲切。宁孝原、袁哲弘、柳成,甚至那个新四军旅长黎江,都是典型的“重庆崽儿”,耿直、豪爽、义气、胆大。虽然他们政治上各有所依,但却没有阴谋诡计,面对日本侵略,反而相互帮衬。即使狭路相逢,即使刀兵相见,也时时透露出某种义气。
此书展现了宏大的历史画卷。小说虽然只有27万多字,既写了抗战前线的战斗,又写了重庆后方的生活;既展现了国民党坚持抗战,又揭露了国共摩擦的场景;既描绘了光彩陆离“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陪都生活,又描绘了底层市民在困苦中的顽强挣扎。作者精于布局,通过宁孝原的穿针引线,为我们了解那段历史增添了一个新的视角。抗战时期重庆城的一些重大事件或民间传说,在此书中几乎都可以找到。例如郭沫若《屈原》上演的盛况,例如心心咖啡店孔二小姐的传说,还有有关“轰炸东京”(锅巴肉片)的笑话,虽然着墨不多,却已经神到意至。与《腐蚀》《寒夜》相比,此书展示的陪都生活画面更加丰富、更加广阔,也更加让人信服。
此书人物形象相当鲜明生动。以宁孝原为例,他不是我们在其他红色小说中看到的那种“英雄”人物。作为“重庆崽儿”,他不仅政治上不太成熟,生活中也不太成熟。他“吃着碗里,望着锅里”。小说一开始,我们就看到他与倪红相亲相爱。可是,读了几章后,他又拜倒在赵雯在石榴裙下。当初,他为了与倪红相恋,与父亲翻脸。在重庆,这样的事可谓是“经常发生的”。但是,重庆女子赵雯那文雅的美,又让他动心。“重庆崽儿”这种心态一是反映了性格的不成熟,二是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宁孝原是国民党员,在战场上与新四军对垒,但又私下放了被俘的新四军旅长,也反映了这种“不成熟”和复杂性。在中共党员毛庚朋友黎江的感召下,他最终成为我党统一战线的英雄。如此,宁孝原就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概念化的“英雄”。赵雯是潜伏很深的中共地下党员,女中翘楚,直到小说结尾才得以解密;倪红是典型的重庆妹儿,外貌美丽,敢爱敢恨,坚韧顽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书大开大合,故事精彩。抗战八年,即使限于陪都,可写可说的事情多乎哉。要展现这样宏大的历史画卷,稍不注意,就会陷入汪洋。作者在构思时可能很下了一番功夫,在展开故事时显得从容不迫。围绕小说故事主体,即宁孝原与赵雯、倪红的爱情故事的发展,作者将抗战时期发生在重庆的大事、出现的著名人物以及相关的传说交织在一起,缓缓道来。这样,既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又增加了阅读的情趣。如果读者熟悉当年的历史,读着读着,或许会心一笑“似曾相识”,或许惊讶作者“暗渡陈仓”。唯一让人感到诧异的,是宁孝原在前方与后方之间的转换。我们知道,抗战时期重庆与前方例如湖北的交通,是极不方便的。当年军人是否有休假制度,是否能够休假且不论,一个普通军人在休假期间能够自由来往于重庆与湖北前线,可能性如何,不得而知。如果另有办法来连接前方与重庆,小说的故事可能就更精彩了。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27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