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晚,沙坪坝区作协举办题为《故事背后的故事》文学沙龙活动,重庆文学院签约作家、沙坪坝区作协副主席李燕燕围绕非虚构作品采写心得,讲述她的采访经历以及创作要点。安徽省作协秘书长、《诗歌月刊》主编李云,辽宁诗人王文军,沙坪坝区作协主席刘清泉、副主席徐庶,重庆诗人张天国等参加活动。
李燕燕通过《天使pk魔鬼》《山城不可见的故事》《凤凰城的晃哥》《印记,2002—2017——一位女军人离队之际的讲述》《当我老了》等具备特点的“非虚构”作品的创作手记,着力阐释“非虚构鼓励跨文体写作”“大题材小题材皆能出彩”“人民创造历史,一叶知秋见时代”“好的纪实应当体现社会共识”“生活有六十个面,作家的首要任务是努力呈现尽可能多的面,把评判的权力交给读者”“地域性是作品鲜活生动的关键”等创作观点。她还以这四部作品为例,分享了“非虚构”采访过程、结构手法、视角观点以及自己的个人思考。李燕燕认为,“非虚构”近年来日渐受到读者关注,现实的中国故事其精彩程度超乎想象,其视角和呈现方式亦越来越多元化,时代呼唤作家去追求去创新。
李云就文学如何抒写新时代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新诗不能只是“回头看”,不能只向远逝的农业文明唱挽歌,诗人眼里只看到炊烟、牧牛、老树及乡愁,而应该把目光瞄准当下,把置于中心的人民放在每一个写作者的心中,直击改革大潮中的变化与成就,聚焦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命运与精神,给后代留下经得起岁月考验的经典文本,让未来见证真正的精品力作。(罗晓红)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27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