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家访谈 > 正文

李海洲:写长诗源于我内心的史诗情结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本站    日  期:2015年9月5日      

来源:书香重庆网


【导语】

互联网时代,大众越来越接受碎片化的知识分享,微博微信的火热可见一斑。重庆诗人李海洲不仅有填词和写作律诗的习惯,还一直坚持长诗写作,创作有《咖啡慢》《秋天传》《母本》等长诗作品,他说这正是“源于我自己内心深处的史诗情结”,他认为长诗和宏大叙事并无必然联系,对自己而言,长诗的意义在于为构建一座精神的宫殿。

李海洲资料图

【人物简介】

李海洲,1973年出生,著名诗人、作家,重庆人。现任《环球人文地理》、《城市地理》杂志、《重庆旅游》杂志以及中国第一本高端旅游电子期刊《四川旅游指南》、《21世纪人才报》副社长,总编。长诗创作有《咖啡慢》、《母本》。1990年开始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诗歌小说随笔评论等。代表作,长篇小说《一脸坏笑》。2003年获得《星星》诗刊·世界华语诗歌首奖。为中国70年代出生诗人中的重要代表。

问:作为重庆诗人的重要一员,您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诗歌创作,虽作品数量不多,但质量上乘,得到诗歌界的普遍认可,现在还有坚持写诗吗?

李海洲:平时一直都在写,因为对自我要求写作比较高,更讲究写作的质量,可能相对重庆本城诗人来说,数量上要少一些。

:您的诗歌中,有不少长诗作品,比如长诗《秋天传》、《有容》,组诗《母本》等,为什么会热衷创作长诗?

李海洲:这可能是源于我自己内心有一种史诗情结,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新世纪以来写长诗的人有但不太多,某种意义上来说质量也不太好。诗歌太长,确实很难让人读下去。我一直在努力把自己的长诗写得有人阅读,希望再长的诗歌也能产生阅读的快感。我个人创作的长诗确实也比较多,大概有三四部。

:很多人认为,长诗和重大题材、宏大叙事有密切关系,对此您是否认同?

李海洲:长诗可以说跟重大叙事有关,但我认为有时候长诗不一定要去运用叙事的手法,长诗的意义在于构建一座精神的宫殿,我的内心是怎么想的,我的内心世界是怎么样的,通过我自己的方式把它写出来。现在国内长诗的写作现状,一方面是宏大题材比较多,一方面就是依靠叙事手法,可能我个人在这两方面都没有考虑过,毕竟写作有很多不同的方向,我个人认为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写作,这样比较好。

:您好像一直都有填词的习惯,您觉得填词对自己的诗歌创作带来哪些影响?

李: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里的瑰宝,说实话一首好的宋词可以让现当代很多诗人读得吐血身亡。我填词和写律诗是从十六七岁的少年时代就开始了,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感受到填词和写律诗对对语言文字锤炼锻打的重要性。有的韵律,有的平仄,某一个字它的已经完全不同,选择某一个字的过程,也是对写作锻炼的一个过程,能够让自己精雕细琢地去体会词语和词语之间的关系。我个人认为,词语和词语之间是有速度有秘密的,如果可以用古典诗词的方式找到它,那就是相当厉害的。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上出现了各种微信诗歌群,不少诗人在微信上写诗、发诗、评诗,甚至还在微信诗歌群上开起了空中的“诗歌研讨会”,有人说,微信诗歌群正在正改变当下的诗歌生态,对此您怎么看?

李海洲:互联网从当年火热的BBS,到后来的博客、微博,再到现在的微信,这些其实都只是一种形式,它让诗人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让很多优秀的诗人对于传统的诗歌发表形式,比如投稿发表没有兴趣了,但与诗歌的写作质量和诗歌的流传没有太大的关系。我认为写作是给少数人看的,真正的精英写作不是通俗小说,也不是畅销书。写作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自己的创作写出来给好朋友一起分享,有叫好的当然更好。生活中,我也经常有在微信上阅读的习惯,包括我们做的杂志的版式、文稿之类,我基本都在手机上查看编辑,然后再发回去,它确实改变了我们的阅读方式和交流平台,仅此而已。

:据了解,即使在工作最繁忙的日子,您也一直保持着阅读的习惯,平时是怎么安排阅读时间的,近期主要阅读哪方面的书?

李海洲:我的家里最多的就是书,洗手间、卧室随处都是书,还有我的办公室、车里面,也都有书。阅读是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的,阅读也有很多种方式,我很多时候都是晚上11点上床,拿起一本书,一直看到凌晨四五点钟,虽然自己也知道不好,但如果强行睡觉,也一定睡不着,索性就顺其自然。开玩笑说得严重点,一个人两三天不读书,生活是没有品质的;不读书的人连做朋友都不够资格的(呵呵)。

:向我们书香重庆网的网友和读者推荐您觉得比较有可能性的几本书吧。

李海洲:书的范围太广了,就简单拿今年茅盾文学奖来说吧,茅盾文学奖公布入围10部作品时,我已经大概读了八到九本,其中有一部分还是非常有实力的优秀作品。建议大家读格非的《江南三部曲》,只读《春尽江南》和《人面桃花》就够了,《山河入梦》可以放弃。还有苏童的《黄雀记》和阎真的《活着之上》也是很值得阅读的。我倒是建议书香重庆网的读者有机会要读一读重庆出版社出版的《重庆通史》,作为一个重庆人,首先应该了解我们这座城市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它的文化和地理因素构成,我觉得这是作为重庆人最基本的要求。

诗作欣赏

《在天和地之间相思》

作者:李海洲

我多么年轻,多么想你

风吹过白栅栏,留下王妃

风终于吹过,我是风中你丢弃的王位

送给你的朝阳,请转送给落日

寄给我的燕子,我已送回春天

腰挂蔷薇的李家码头,冰封住了美色

状元的宫花谢在爱情的奏折里

请带着我潜泳,去渡过王的廊桥

在美人鱼的后院,你身世清白,有些小叛逆

晨起被王重新再爱上一次

我看见天上的星星,是从长江点到你家门前的灯

就让时光开花,人间由你掌舵

在天和地之间面对面相思

一生或一秒,足够风吹醒南北两岸

足够生活因你而被绝望退回

来吧,今天就是未来,燕子就是春风

我在绿窗下为你写诗

像个古人,像藤萝挂上云木

像颗星星别在你的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