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猷华
《纪年绣》是重庆作家阿蛮的新作,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7月出版。这部长篇小说非常吸引人,从开篇沈赫赫讲述的神奇故事开始,奇谲、曲折的情节发展牵引着读者的眼光,使人非得一探究竟,不由自主地急急读完全书不可。
阿蛮相当熟悉蜀绣,他在文化馆曾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蜀绣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项目。他多次采访过蜀绣传承者,对他们的技艺和家世了解颇多。因而在小说中,阿蛮对蜀绣的技法、审美观念和创作构思非常在行,可以说是如数家珍。小说中的那些蜀绣名作,作者都赋予独特创见,从“巴都”蜀绣沈家第一代传人沈佩余的《巴将军》《纺织女工》《大地之子》,第二代传人沈贞婕的《孤马》《啃手指的小女孩》,到第三代传人沈赫赫的《蝶舞之谜》《梅魁桑首》《洪荒图》《0崇拜》《天光》《吉祥天女》,以及同是第三代传人的包幼娥的《创世纪》,还有沈佩余与沈赫赫两幅作品合璧而成的《天与地》,让读者从书中了解到蜀绣独特的构思过程。这些蜀绣名作与众不同,画面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寓意深刻,大都有奇特的历史传说作为背景。作者在描述蜀绣创作过程时,体现出的美学思想也是颇富创见的。
可以说,作者在书中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蜀绣技艺,让读者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一定了解。但是技艺不凡的巴都沈家蜀绣仍然只是表达人物命运的载体。小说通过从1940年代以来沈家对蜀绣的传承和发扬,表现的是沈家三代人的悲欢离合,体现的是人物的性格和奇特的命运。沈佩余、沈贞婕和沈赫赫这祖孙三代人,都有着悲剧性的爱情,沈佩余的红颜知己夏争死于洪水暴涨;沈贞婕上大学时爱上了有家室的导师,断绝关系后生下女儿赫赫,然后独自抚养成人;沈赫赫先是被房地产公司老板游龙海诱惑成为情人,然后又被出卖,祖孙三代的爱情都留下了宿命似的遗憾。个人的感情经历,厚重的人文历史,美轮美奂的蜀绣,三者结合到一起,这才成为极富魅力、感人至深的艺术作品。作者在编故事,塑造人物形象,同时也是在表达自己的美学思想,并且显然是较为深刻的独到的美学见解。所以书中的蜀绣作品,都是创作者的情感情怀的写照,通过这些精美而大气的蜀绣作品,感受到的是书中主人公的精气神。
沈赫赫无疑是书中的第一主人公,所有的情节都围绕她而展开,沈家的亲属,骨科医生朱迪生、心理学教师梁戈,还有那位背叛爱情的董事长游龙海,他们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各自的人生经历,但他们聚集在沈赫赫身边,也可以说这些人都是为塑造沈赫赫这个人物形象服务的。游龙海带给她的是背叛与伤痛,亲属们给予了她抚慰和照顾,两位朋友朱和梁则相继给了她新的爱情。在生理和心理的伤痛面前,沈赫赫是幸运的,她有亲人有朋友,还有蜀绣。她在恢复伤痛过程中,甚至一度把蜀绣当做唯一的慰藉。正是经历了大起大伏,这才为她的蜀绣技艺带来了独特的创作思路。一般来说,平平淡淡的人生,无法创作出震撼人心的作品;坎坷的人生道路,复杂的情感历程,反倒是产生优秀作品的摇篮,所以自古以来有“国家不幸诗家幸”的说法。
沈赫赫的形象的塑造是非常成功的,她轻信、敏感、感情细腻,同时执拗和骄傲。在“天光”一章中,她与骨科医生朱迪生在野外激情缠绵,然后坦陈了与公司老板的恋情与遭遇的背叛。她从朱迪生的沉默中感觉到了他难以接受的心情。她以为朱迪生会接受她的一切的,朱迪生尽管全身心爱恋着赫赫,但是却难以突破传统,沈赫赫的坦露心扉,却让他的心灵蒙上阴影。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地震突发,朱迪生是抱着求死的心去参加抢险的,这样才能平复他的失望与痛苦。通过这一情节,沈赫赫形象的立体感更强了,而朱迪生原本有点模糊不清的性格特征此时也明朗了。朱迪生热情善良,爱情专一,但是仍然不能冲出“0崇拜”情结。相反,心理学教师梁戈是知道沈赫赫伤痛的来由的,但他仍然爱恋着她,愿意为她做一切事。在书中,梁戈的形象比朱迪生要饱满,为了弄清沈赫赫蜀绣作品的意蕴,他几次深入巫灵山区探寻传说与遗迹,并找寻到了沈赫赫的生父、大学美术教授易宝山,最后促使父女相认。朱迪生抢险救灾牺牲后,也许沈赫赫会接纳梁戈。
值得一提的是,梁戈到伴峡探寻《蝶舞之谜》和《梅魁桑首》创作思路来源的章节,作者把当地风俗人情描绘得非常优美,令人不禁想起沈从文的《边城》。梁戈与冉阿妹的缘分,纯洁而感人,但是他们的社会身份差距太大,而梁戈又追求完美,因而不可能进一步发展,他们之间的缘分仅仅是一场美丽的邂逅。
神秘、奇巧、灵动、坚韧、顽强,应是《纪年绣》的主题词。小说通过一幅幅蜀绣作品的创作经过,展现的是蜀绣的博大精深,是民族文化的摇曳多姿,是蜀绣艺人的追求和梦想。沈家三代人悲欢离合的背后,是社会的变迁和发展。蜀绣技艺到了沈赫赫这一代,将以更宽阔的视野和更自由的想象去发扬光大。
所以,《纪年绣》不仅仅是一部小说,也可以看成重庆蜀绣的发展史,一部蜀绣作品的评论集。当然,它首先还是一部小说,一部精彩绝伦并独具特色的好作品。神秘而灵动的故事情节,精雕细刻的人物性格,波谲云诡的社会场景,单纯善良与狡诈背叛的人性冲突,融汇成一幅巴蜀地区特有的人文图景,表现出了巴蜀文化深厚的底蕴。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27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