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评论 > 正文

朗诵诗——念出来更要打动人的诗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本站    日  期:2015年5月13日     

向求纬

这些年写朗诵诗,其实很多时候是被“逼”出来的:节假日,某某部门要搞个朗诵诗大赛,于是朋友就找来了,说是写一首吧,我们拿去参赛,得奖哩;某某单位要搞个联欢活动,需要排练朗诵诗,给写一首吧。

于是就写了这么些朗诵诗,年代久了,居然有了好几十首。这是说的专门而为之的朗诵诗。还有就是适合朗诵的诗,用笔写下来,看着还有点动情,如果再以语言艺术进行再创作,咦,就更有些煽情了,于是也把它作为朗诵诗收在这里。

我以为朗诵诗就是念出来更要打动人的诗。写诗发乎情,要能打动自己,继而打动别人。其实用眼睛看诗甚至无声默读诗都是十分考作者功夫的,我们现在见到的无病呻吟的诗故作多情的诗卖弄花哨的诗实在太多了,不但打不动读者的心灵,甚至引不起读者的兴趣,更胜者引起读者的反感,所以读诗的人在人群中实在是太少太少。朗诵诗首先要是能读、能读下去的诗,也就是说要寄托作者的感情,要多多少少给读者一些启迪,多多少少能引起读者的一些共鸣。不能感动自己的诗一定感动不了读者,自认为感动了自己的诗也不一定能感动读者。写诗是作者自然感情的流露,人与人(也即是作者和读者)的感情是相通的,你写诗出自内心发自真情,就算你手上功夫还有些欠缺,你的诗还是能打动读者,你这还是一首真诗,一首好诗。

也就是说朗诵诗首先要是一首富有真情实感的好的诗。我们也见过很多在台上诵读的诗,除了连篇累牍的漂亮话标语口号大道理,再也空空无物,相信听众报以照例的鼓掌声后再不会往心里去。我们常说朗诵是一门再加工再创作的艺术,此话不假。即使写得平淡但还有些真实感受的诗,优秀的多情的朗诵者也会给你处理得恰到好处,“加分”不少。如果是一首读着都能使人心血沸腾或潸然泪下的诗,能给人想象空间或启迪的诗,朗诵者再辅以他的理解他的情感他的再创作,那现场就可以达到更完美的艺术效果了,诗歌就可以真正走进人心了。

语言是诗歌的血肉,朗诵诗写作更是如此。我在写作中体会到,朗诵诗的语言甚至比一般的抒情诗更难掌握。首先是要明白易懂。听众是不会揣着字典来听朗诵的,任何晦涩的生僻的难懂难辨识的语言都会使听众犯难,进而感到索然无味。因此选择一些大众化的简单明了的词句便显得尤为重要。但这不是说我们就可以用一些非诗歌语言的口水化、标语化、毫无深意的语言来写诗,关键在于用群众耳熟能详的词语,表达不一般的意思,使听众从这些熟悉易懂的语言中品味出某种新意或深意。

再就是语言的生活化和接近性。朗诵诗除了抒发某种大的感受,一般是抒写具体的人或事,这就决定了语言要接地气,具有地域或行业特点。最好的办法是你在抒写中始终不离开抒写对象的个人特点或职业特征,巧妙地用上一些行话或主人公独特的动作、话语来表达主题,这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作品生动起来,鲜活起来。

诗歌贵在表达情感,疏通情感。朗诵诗是一种政治抒情诗,它强烈的政治倾向性和面对面的抒情方式,决定了它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得越来越多了。可是我们有些作者却不大喜欢写朗诵诗。大约一是以为它不算什么高雅的“诗”,二是认为难于把握,难于写成一首高质量的“诗”。我觉得这是一种误解。十八般武艺,大小长短兵器,弄好了样样能发挥作用,样样能击中要害,关键你要把它“弄好”。看来写一首书面阅读便能打动人的诗,念出来以后更能打动人的诗,还有的是功夫可下,有的是文章可做呢。(《求纬朗诵诗》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