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廷
手头有一卷朋友转赠的《濑水流韵》诗稿,是龙银玖先生的作品。今年八月重庆奇热,我到北方避暑,便将《濑水流韵》顺身带着,旅途无事,便翻开慢慢阅读,由是便对诗稿有了些浅浅的认识。
龙银玖的作品题材广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登山临水之感慨,亦有怀古伤逝之忧思;既有人生遭际之哲理,亦有风花雪月之绮丽。或魂梦牵萦于乡土,或缠绵悱恻于友爱,或激情洋溢于当今,或满怀信心于未来。读来清风扑面,琳琅满目。较之许多题材单一的作者,便有了更博大的胸襟,也才真正具有了诗人的情怀。
我们从以下诗题中就可以窥见诗人的笔触:《海棠桥上即景》、《晨行眺望昌州》、《观香霏楼夜景》、《濑溪河卅年再涨大水有感》、《端午吊屈原》、《贺郭汝俊先生获奖》、《打靶》、《观日全食》、《题唐连武先生“雪夜山君图”》……仅仅是这些诗题,就可以看出,龙银玖先生是一个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兴趣广泛,思维敏锐的人,而这些恰恰是一个诗人最重要的特质。
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雁唤黄花又一秋,清溪荡漾向西流。扁舟一叶渔人早,张网凌霜白鹭洲。”全诗犹如一幅山水图,描写秋天早上濑溪的景色,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潇洒空灵,正如古人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的渔人并未露面,却呼之欲出,读罢如同身临其境。虽是小诗一首,却可以看出诗人的修养与情趣。
诗人善于捕捉生活细节,并从中寄托情思,藉以反映社会风貌,他的《鹞子回荣》写道:“秋风送爽桂花开,昔日鹞鹰今又来。不是河山增翠绿,天空哪得鸟徘徊。”鹞鹰在天空中展翅飞翔,许多人都看到了,却没有在意,而诗人却通过这一细节把思维延伸到了理性的高度。那就是“河山增翠绿”,生态环境好转了,已经多年甚至几十年不见踪影的鹞鹰又回到了荣昌。讲保护环境有时需要长篇大论,有时只要一首诗就够了,这就是诗歌的魅力。
除了赏心悦目之作,诗人也有悲天悯人之作。当暴雨袭击荣昌时,他忧心如焚,咏叹道:“滚滚乌云顷刻间,滂沱雷雨夜流连。棠城水漫几泽国,何觅女娲来补天?”
诗人的《抗旱救灾》组诗里写道:“绿水青山失旧颜,揪心两月火烧天。”“稼禾稿死鳅鱼绝,万物无声受熬煎。嚣张旱魃厉空前,何引天池救命泉?涌动爱心来送水,滴滴甘露润心田。”我们看到的是和暴雨完全相反的场景,却是完全相同的悲天悯人之心。是“诗人之心,赤子之心也。(王国维语)”
濑溪是一条美丽的小河,流经荣昌县境,滋润着荣昌的土地,也催生了荣昌的文明,浇灌了荣昌的文化,所以自古荣昌就不乏文人墨客。诗人龙银玖先生就是其中一个。读他的诗作,如同感受濑溪的潺潺流水,曲折婉转,清丽可人。他将诗集命名为《濑水流韵》,可谓恰到好处,因为,他就是濑水养育的诗人。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27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