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凯
《西部神韵》是一部有特色、有分量的作品,三美三真,是《面部神韵》的价值标签。
首先,我觉得《西部神韵》有三美。
一是韵味美。首先,书名就界定和概括了本书地域范畴和价值特色,起了画龙点睛的导读作用,它让我们从高原、从边陲、从西部去寻找和领略特色和神韵。书中的内容,更是扎实而饱满地展示和体现了西部的神性和韵味。在邢秀玲的笔下,西部的山具有神性和韵味,西部的水具有神性和韵味,西部的物具有神性和韵味,西部的人具有神性和韵味,西部的历史和文化都具有神性和韵味。西部宽阔宏大的韵味美,是《西部神韵》的最大特色。
二是细腻美。一座山、一条河、一棵树、一滴水、一个人、一件事、乃至一段记忆、一个想象、一片心思……什么都可以入文,什么都写得那么生动,那么丰满,那么细腻。用她自己的话说,“常常被生活中一些无足轻重的琐事所感动:一封言简意赅的短信,一句熨帖人心的絮语,一缕遥不可及的牵挂,一张如期而致的贺卡,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感动。”邢秀玲重人之所轻,细致入微地展现出来,那些感动就成了美文,细腻地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三是文釆美。邢秀玲的散文,看似波澜不惊,娓娓道来,但细细品读,细细咀嚼,则到处花开朵朵、风姿绰约,且很有一种从容的美、节制的美。抒情也好,叙事也好,描写也好,既淋漓尽致,又留有余地,给人一种自然切贴、恰到好处的感觉。简约时,有感而发,直抒胸意;含蓄时,委婉细腻,曲径通幽;豪迈时,宽广宏大,高山流水;清新时,爽朗明丽,可心宜人。特别对女性生存状态的描述、对女性命运的忧虑、对女性苦难的同情、对女性生命的叩问,在语言的准确性和文釆的感染力上,达到了令人击节叫好的美感。
邢秀玲的散文为什么能做到三美呢?我觉得源于三真。
一曰真生活。所有的篇什,都是用心提升了的真实生活的真实记录,都是生活的枝丫上开出的花,结出的果。这不但从一个个故事中看得出来,从段段情节中看得出来,更从一处处细节中看得出来。例如开篇作品《草原往事》,偷偷将藏在行李中的红糖和葡萄干取出来的细节、住在漏雨帐篷里遭遇小爬虫和麻花蛇的细节、摘掉手套抹牛粪的细节、学骑马从马背上摔下来的细节等等,如果没有身临其境的亲身体验,恐怕再会编故事的人也是写不出来的,这都是“身”入生活和心入生活的结果。《西部神韵》记录的都是真情、真景、真物、真事、真生活。这恐怕与邢秀玲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有关,让她的创作能始终从原汁原味的生活出发。
二曰真情感。邢秀玲记录西部萍踪、追忆故园亲朋、赞美壮丽山川、回顾峥嵘岁月、讴歌崭新生活、抒发心中块垒,都是有感而发,情笃所至。只有对高原有深爱,才能在文中有那种对高原的仰望;只有对山川有深爱,才能在文中有那种对山川的崇拜;心中有对人的热爱,就泛起仁者的悲悯情怀;心中对生活的热爱,生活就在作品的笔下多姿多彩。邢秀玲的作品,饱饱满满地反映出一个西部女儿的赤子情怀,不遮不掩、不粉不饰,完全是真心的表达,真情的表露,没有无病呻吟的矫揉造作和心口不一的虚情假意。这种对人、对文、对生活、对叙述对象的真情感,常常令人动容。
三曰真学识。《西部神韵》分为“岁月留痕”、“故园回眸”、“西部萍踪”、“渝州唱晚”几个部分,单是板块的划分以及它与篇什内容的准确契合,就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与文化知识。文章中涉及诸多语言的、文字的、自然的、艺术的、历史的、地理的,以及哲学的、人类学的、社会学的、心理学的、伦理学的、逻辑学的、新闻学的、女性学的诸多内容和丰富学识,邢秀玲都能不经意地信手拈来,运用自如,那么熨帖自然,毫无牵强之感和背离之痕,除了说明诸多学科的美学相通性外,更多的是说明作者深厚的人生体验,这些知识已融入她有盐有味、从容得体的言说之中,谓之真学识、真文釆。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27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