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杨辉隆长诗《震撼的证词——汶川大地震祭》
丛戎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注定被书写在人类灾难史上。那一刻,山摇地动,打破了巴蜀大地夏日午后的宁静。整个中国、甚至亚洲太平洋地区,都感到了一阵明显的颤栗。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大地震顷刻间惊醒了国人的温馨梦。汶川,一个陌生的名字,顿时成为全中国、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汶川大地震带给中国人民的是双重伤害,一是直接来自肉体上的、财产上的伤害和损失,这是物质层面上的。二是家庭成员的缺失及亲人的遇难带来的伤害,是精神层面上的。对于前一种,在自然灾难面前,中华民族表现出了空前的凝聚力,党政军民万众一心不惜一切代价展开救援,社会各界慷慨解囊自发捐款支援灾区,努力把灾难危害降到最小,把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降到了最轻。对于精神和心灵则还需要深层次的救治,国家派遣了心理专家着手“心灵重建”,治疗人民的精神创伤,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
地震诗歌也就随之而出现,它对于安慰人民受灾心灵和重现民族信心体现了一种担当和勇气,它迅速记录一个时代本真的情感,见证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百折不饶的意志,彰显出人性之大美。诗歌的热潮再一次席卷并感染着这个诗歌几乎淡出人们视野的国度,强烈地震撼着中华民族的情感。这是一曲曲由无情的自然劫难引发的生命悲歌!无数诗人或者诗歌爱好者,甚至普通的读者也都情不自禁,用喷薄而出的激情表达对灾情的震惊与关注、对死难者的哀悼与痛惜、对救援者的崇敬和礼赞、对未来的期盼和信心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深度思考。诗歌成为大众表达感情的最好、也最为普遍的方式,无数首源于国人被震惊、震撼和震动的灵魂深处迸发出来的壮歌,汇成了一曲民族精神的交响。很多作品直抒胸臆,语言朴素,荡人魂魄,催人泪下。比如《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宝贝啊,不要沉睡》、《孩子,天堂路上别走得太急》、《妈妈!对不起我来不及了》、《最近我常常含着泪水》、《挺住吧兄弟挺住吧汶川》等等,这些诗作之所以能广为流传,并不是因为它们有多么高的诗艺,而是因为他们有最朴素、最真挚、最浓烈的感情,诗歌内容与人民生活实现了对接,作者感受与读者体验得到了完整地契合。但是,也正是因为艺术性的欠缺,这种“快速反应”的诗作大多都昙花一现,难以久传。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期待着记录这场人类大灾难的经典诗作。在汶川大地震三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终于读到了这样一部诗作——《震撼的证词——汶川大地震祭》。
《震撼的证词——汶川大地震祭》是著名诗人杨辉隆利用两年时间完成的一部迄今为止对汶川大地震及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最恢弘全面的报告体长诗,堪称抗震史诗。这些天,我利用业余时间对这首长达2700余行的长诗进行了阅读和领会,心灵一次次被诗中再现的那些灾难场面所震撼,似乎看到:“时间在那一刻凝固/猖狂的地魔/顷刻之间/袭击了中国/袭击了汶川/袭击了城市乡村/袭击了党政机关/袭击了工厂校园/袭击了万亩良田/袭击了父老乡亲/袭击了兄弟姐妹/袭击了五谷六畜/袭击了鸟语花香……”我的心被带回了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自己仿若置身其中,灾区人民面临的灾难,我们感同身受,心情悲痛。
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大灾难。无论是希腊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还是圣经中的最后一部预言《圣经·启示录》,以及意大利薄伽丘最优秀的作品《十日谈》,里面都有大量的表现自然灾难或人类自造的社会灾难的场景,面对这些规模巨大、代价沉重、无比惨烈、而又波澜壮阔的自然灾难和人类劫难,人们除了依靠神的帮助外,总是显得那么无能为力,形同困兽。从这些作品里,除了自救,我们看不到任何政府及社会的群体救助。而杨辉隆的这部长诗,却正是一曲反映这样的一种群体抗争救助精神的赞歌。
历史上任何一次大灾难,都是国家和民族的伤痛,绝不仅仅是灾区人民的。大灾难考验着一个民族、国家的意志;灾难中有无数的事例让人热泪盈眶;灾难让我们重新体认人的尊严、生命的价值。对待灾难的态度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国民素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一时间内,对救灾反应让世界震惊。诗人杨辉隆用朴实的白描式的诗句,突出表现了在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面前,党和政府是灾区人民的主心骨。震后第一时间,“咱们的总书记立即作出指示/动用一切手段/不惜一切代价/以最快的速度/用最短的时间查明灾情/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生命安全。”地震后,“咱们的总理/立即结束在河南的考察直飞成都/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地震灾区的场面,不仅让我们的总理落泪了,让我们的总书记落泪了,也让全中国的同胞热泪纷飞,但是,“眼泪也是一种坚强/眼泪也是一种动力/它可以洗刷心中的悲伤/它可以催化成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力量。”泪水与泪水的融合,就是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就是力量与信心,就是勇气与希望。13亿双泪眼守望,13亿双手紧紧相握,13亿人亲如一家,13亿人发出同一种声音——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这是一种多么巨大的力量啊,这力量,给整个世界带来的震撼,绝不亚于这次地震。而我们的政府在巨大灾难面前的迅速反应和有效的组织能力,充分体现了出来。诗人杨辉隆通过这部《震撼的证词》,用一个个生动的具象,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全景图,把党中央的凝聚力和人民的向心力,把民族精神和人间暖情都写得酣畅淋漓,感人肺腑。
在国家最高领导人以身示范作用带动以及他们坚强有力的领导下,我们的人民子弟兵、我们的人民警察,我们的人民教师和我们各行各业英雄的人民群众在这场伟大的抗灾战斗中表现出来的英雄壮举,就像一个个方阵,在诗中一一呈现,构成了一组英雄群像,令人肃然起敬。“在救灾现场/从总书记到普通干部/从总理到幸存的群众/从将军到每一名战士/十万官兵十万亲人/发出了一个共同的声音——/救人!救人!救人!”于是,我们的子弟兵,作为灾难的克星,灾民的救星,第一时间来到救灾第一线。“‘铁军’来了/前进的路被垮塌的山体挡住了/师长杨剑和他的战友们/用身躯滚出一条路/打通了外界至汶川的生命线/这哪是一般的路啊/这分明是官兵们用自己的生命/为灾民们换来的一条生还的活路。”“于是,80位将军带兵到了灾区/于是,4500名空降兵写好遗书来到了灾区。”人民子弟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鲜血和汗水再次印证了和平时期他们仍然是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的钢铁长城。“汶川救灾/使中国的军人/再一次成为公众赞颂最多的对象/军人,像一座丰碑/愈加成为和平年代人们心中最可爱的人。”而蒋敏、蒋晓娟以及勾云章、李英林、李跃进等这些抗震中涌现出来的模范警察,把震区当考场,“在人民警察的忠诚和奉献/这一永恒的命题上/灾区民警们交上了一份优秀的答卷/他们在抗震救灾中/挺起不屈的脊梁/用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实际行动/谱写了新时代人民卫士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壮丽篇章。”
作为一个闪光点,诗人还用饱含深情的笔墨,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以前史诗性文学作品中很少以英雄形象出现的一个群体——人民教师。这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学作品中一直都是以阴柔有余而阳刚不足的小知识分子面目出现的一个群体,面对山崩地裂的灾难,却舍生忘死,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威胁揽给自己。“在这次大地震中/最让我们揪心的是孩子/最让我们感动的是老师。”“一个个人民教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诠释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高尚和神圣。”张米亚、谭千秋、苟晓超、吴忠洪,他们用自己可贵的生命,践行了师德的庄严。“把自己塑成了/世上最美最动人的雕像。”
对于人类,任何灾难,都是凶恶的魔鬼,它们从不分老幼或者善恶,谁都有可能成为它魔掌下的冤魂。在汶川大地震中,我们可爱的孩子们也过早地承担了这场灾难,有的甚至失去了幼小的生命。“但孩子们表现出来的坚韧、乐观/却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3岁的郎铮,8岁的张庚杰,9岁的林浩和许中政以及12岁的藏族小姑娘邹雯樱等等,这些本应在母亲怀抱里撒娇的孩子,在灾难面前却表现出了与他们的年龄不相符的那种成熟、勇敢和坚强,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大灾有大爱,大难显真情。在这些群像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更多的群体和人物。党员领导干部、来自各国各地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以及战斗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用实际行动为灾区建设出力流汗、捐款捐物的人们,他们同样也是构成这部史诗群像的一部分。诗人同样用饱含感情的诗句让他们的精神永远在自己的诗中闪光。实际上,这样一些人,看似普通,却正是我们整个社会中最中坚的一群,我们更应该记住他们。
更为可贵的是,诗人在诗的第十五章《春回灾区》中,为我们展示了灾后二年来灾区的新变化,让我们看到了这片浴火重生后的土地上勃勃的生机。用事实向世界宣告,面对如此巨大的灾难和挑战,灾区人民挺住了,汶川挺住了,中国挺住了!“打不垮压不倒的英雄的灾区人民/英雄的中国人民/正在这一片浴火重生的春天的大地上/创造着新的奇迹/走向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如今,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三年了,震魔给我们带来的伤害也许会被慢慢淡忘,但我想强调的是,对待灾难的态度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国民素质,而要提高国家的文明程度、提升防灾减灾能力,首先需要从普及灾难教育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讲,杨辉隆这部抗震长诗无疑也是对国人进行灾难教育的一部教科书。特别是最后一章《地震留下的思考》,可以引起人们更多的反思:面对灾难,我们的诗人不会缺席,但如果把我们的诗作仅仅偏狭地作为灾区“心灵重建”的一种力量,而忽视了对国人包括我们每一个人的灾难教育,毫不客气地讲,在下一次灾难降临时,我们还会回到原点,会成为下一个遇难者。
总之,诗人杨辉隆的这部鸿篇巨制的长诗,是饱蘸悲泪和喜泪谱写的英雄交响诗,是肝胆和良知铸造成的丰碑。所以,我希望这部《震撼的证词——汶川大地震祭》,不要仅仅被人们当作一个证词保存在记忆里,而要从中感受到更多的力量和责任、善良和美好,同样,也要感受到更多的信心和希望,为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美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担当责任,贡献智慧和力量。
(丛戎:真名王浩,河南洛阳人,经济学硕士,某大学客座教授,现就职于河南省直机关。)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2751号